中学时代的沈樵,家世令人艳羡不说,长相还极其俊逸,而且举手投足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清傲和散漫。如今的他,除了多了几分成熟男人的味道,那股难以形容的洒脱不羁,是骨子里的气质。
风云人物,天之骄子。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他整个人都是熠熠生辉。
高中时,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是不知道他沈樵大名的,可他却未必听过别人的名字。
姜晏第一次见到沈樵,只有远远遥望的份儿。
她淹没在乌压压的人群之中,与全校几千名学生一样,伸着脑袋,齐齐望着前方主席台上的少年。
那时候的姜晏,个子在女生中已经算是偏高了,站在队伍的中后位置。隔得太远,看不清他的五官。
晨早柔和的阳光投在他修长的身形上,给他的轮廓染上了一层朦胧的浅黄。男孩子站在偌大的主席台的正中间,面向台下数千同学和老师,声音平缓从容,丝毫没有半分拘谨或紧张忐忑。
那天国旗下讲话的演讲稿,是他在不久前在全国作文大赛时,获得的国赛一等奖作品。
以‘拐卖妇女儿童’为议题的作文,文章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因为是取材于他家真实经历,文章以感受开头,又以感受结尾,叙事同时加之抒情。主题回环复沓,感人至深。
每个人都有过一段不为人懂的伤痛,再耀眼的家世背景,也避免不了命运的捉弄。
姜晏那天知道,沈樵其实并不是独子,他原有个亲哥哥,幼年被人贩拐卖,家人寻找多年杳无音讯。
那年,她高一,他高三。
情窦初开的女生,望着主席台上清俊的少年,眼底有些酸涩。
难怪他会投资这部影片了。
巧了,她写的这个题材可不正就是以‘拐卖’为主旨么。
姜晏转身,跟众人回包房,带着凉意的风,从走廊尽头灌进来,吹起她耳边的秀发,她却忽地冷冷的扯了下嘴角。
*
这次是制片方攒的局,按照酒桌礼仪,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沈樵自然坐在圆桌正对大门的上座。
主客右手边的位置,以靠近主客位置越尊。
杨制片见姜晏和薛静走向了偏下座,赶紧过来把姜晏往右边第一个位置引。
“来来来,沈总慧眼识珠,正是对姜小姐的作品感兴趣,才投资咱们电影。可以说,没有沈总的支持跟姜小姐的才华,咱们这部片子也不能顺利开拍。难得聚在一起,沈总有什么特别关注的问题,正好跟姜小姐交流交流。”
姜晏没有刻意回避,自若坦荡的在沈樵右手边的第一个椅子上坐下。
和一群的陌生人,一场普通的饭局。既来之,则安之。
众人入席后。杨制片以主人的角色,为沈樵介绍其他来客,又说了段诙谐幽默的祝酒词,活跃氛围。
酒桌上不谈生意,这顿饭吃尽兴了,合作好商量。
在座个个久经商场,很能健谈,桌上一直保持着活跃而不古板的气氛。
整场酒宴,最安静的两个人,坐在最尊贵的两个位置上。原本说是因为对剧情感兴趣才组的局,结果两个人倒是一句话没讲。
沈樵时而勾着唇淡笑,听大家对这部影片的未来憧憬。时而吃菜,接受别人的敬酒。
姜晏本就不喜闹,默默扫荡着桌上的美食,偶尔与身旁的主编搭两句话。
有人说到剧本,大家目光一瞬间纷纷聚焦到姜晏身上,不吝啬对她赞美的溢美之词。
桌上有几个男人,从她刚刚进门时,目光就时不时在她身上转。这会儿逮着机会,少不了借敬酒攀谈:“现在像姜小姐这样漂亮的才女,真是不多见了。有缘分一起合作,姜小姐肯否给个面子,喝一点点?”
姜晏也不忸怩作态,莞尔一笑,端起酒杯与对方轻轻一碰,“您过奖。”
场面功夫她不是不会做,只是懒得应付。
有人敬酒,姜晏来者不拒。
原本为了照顾女士,专门准备了果汁,但是姜晏还是端起了红酒。可能是今晚的菜色太美味,应该跟红酒更配。
沈樵轻轻扫了她一眼,看着红酒,顺着玻璃杯流进了她鲜红的嘴里,酒杯见底。
与姜晏一位之隔的导演借着工作名义主动给她留了名片,再委婉询问她的联系方式,方便以后拍摄期间的交流。
姜晏收下,导演表情愉悦,拿起分酒器,给她的空杯中再次斟满红酒,还要继续跟她喝一杯。
沈樵突然开口问:“会在什么位置选景?”
这是今天这场晚宴他问得第一个问题。
导演立即看向沈樵,笑道:“为了尊重姜小姐原著,我们决定亲自跑一趟安徽。如果条件允许,当然希望能在当地拍,还原度高,跟影片质量成正比。”
沈樵点头。
导演拿起自己的酒杯,给沈樵敬酒,他没有拒绝,而且难得有兴致的又问了几个专业性的问题。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桌上已经趴下了两个。
“你是不是醉了,脸这么红。”身旁的女主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