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铅粉有美白防衰老的功效,这种东西用在胭脂水粉里也只有轻微的分量,不能多放,不能长期使用。
这外用还行,这内服就不行了。
这铅粉对人的身体危害极大,用量过多就会致死。
可这东西宫里面各宫里所用的胭脂水粉,多少都有点掺杂了一些铅粉在里面,这就很难查到铅粉的出处了。
这找不到出处,就查不到是谁动的手。
而太子也有刻意抹去了痕迹,让人根本查不到。
当值的太监宫女,给敏嫔和德妃煎药的宫女都单独查过。
负责煎药的两个宫女都没有离开过灶前,相互都可以作证,煎药的那个时间段是没有问题的。
那就是从厨房到进口的那个时间段,让人动了手脚。
德妃的宫女在回永和宫的时候,碰到了一只猫,扭着脚差点摔倒撒了药。
这只猫是宜妃宫里的,宜妃的宫女追着猫而来,见到这情形帮着德妃的宫女收拾了一下。
敏嫔的宫女也顺便放下药盅帮着扶了扶,所以只有这个时候有机会。
那个追猫的宫女很可疑,只是,那也并非是宜妃的亲信,不过是她宫里的扫地丫头,帮着宜妃出门溜猫。
查到这里,宜妃眼皮直跳,马上命人去传了那宫女。
却没想到那宫女掉到湖里早就死了,这些痕迹被太子抹得干干净净,线索就断了。
敏嫔本就病了一些日子了,这东西进了口,自然就要了她的命了。
本是对着德妃来的,却要了敏嫔的命,太子只觉得德妃命大,却没有半点愧疚之意。
宫里面一下子去了两位宫妃,安嫔还好说,一个疯了的妃子。
可是敏嫔就不同了,她可是生养了三位皇嗣的妃子,自然就不会那么容易算了。
常宁和福全两位亲王本就在京城辅佐太子稳定朝政,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是第一时间写了折子让人加急送到了康熙的手里。
敏嫔是包衣出身,满洲镶黄旗包衣,出身比宫女出身的德妃要高一点,但是宠爱却没有德妃。
这些年一直在庶妃上呆了那么多年,先后生养了十三胤祥,温恪和敦恪三位皇嗣。
熬了那么多年才得以在大封的时候爬上主位,然而,到死连自己本该有的宫殿都没有。
这不得宠,但不代表康熙不重视。
相比较安嫔,敏嫔毕竟是生育有功的人,康熙怎么都会看在几个孩子的份上给他们一个交代。
康熙也是很无奈,几次南巡都遇上事情,只是此次南巡本就有重要的事情,不会因为宫里面死了嫔妃而折返。
只是,康熙一出门,京城必然会有事情发生,本就对太子有些微不满的康熙,不免对太子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康熙手里有暗卫,敏嫔的事情查到这里其他人查不到,但是康熙未必查不到,永和宫本就有康熙的人看着德妃的。
德妃煎药的宫女便是个人证,因为她当时看到了那宜妃宫里的宫女,她在自己扶敏嫔宫女的时候给敏妃的药碗下了药。
等到她自己帮忙端药的时候,宜妃的宫女把本是敏妃的药碗递到了德妃的宫女手里。
于是,她便留了个心眼,回宫的时候想法子又把药碗做了对调。
等回到永和宫正殿的时候,德妃私下让人查了那碗药,以及敏妃那药里残留在手里的东西,德妃立马就想到了什么。
德妃没有提醒,而是旁观等着敏嫔出事。
她猜想如果不是宜妃出手,就是背后的人不想翻出胤炸的死因,所以对自己出手,这些话直接让康熙的人听了去。
至于宜妃有没有动手康熙是知道的,宜妃很聪明不会在这个时候闹出事。
康熙怀疑太子多一点,胤炸的死因康熙未必不知道有其他原因。
只是,相比较太子和安嫔,康熙当时自然偏向太子了。
所以这些年对德妃的所为,康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一小部分是因为胤炸的原因,对德妃的亏欠。
至于其她的原因,当年德妃三缄其口,关宝宝失去记忆。
康熙想知道的事只有德妃和关宝宝能告诉他,这关宝宝没想起来,那对德妃就暂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胤炸的死康熙当时是痛心的,那个时候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安嫔。
康熙一开始是怀疑的,等胤炸的死过了一阵子康熙慢慢的才醒神。
有很多事情太过巧合,很多证据太过明显,在宫里面越是容易查出来的证据,那么就越没有那么简单。
所有康熙私下让人查过,也隐约猜到是怎么回事,有一点苗头的时候康熙就没有让人查下去了。
所以,如果真的是安嫔所为,安嫔便不会一直养在宫里,早就让她病逝了。
安嫔确实让康熙有一阵子偏宠,但那也只是因为安嫔生的好看,她娘家的背景对康熙有用,所以宠爱。
但那也只是宠爱,而不是情爱,所以在出了那些事之后康熙能做到漠不关心。
能让康熙真正放在心里的除了他的元后赫舍里氏,便是孝懿皇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