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顽固派的转变【一更】(1 / 2)

第二天,《明报》率先登出了香港星光大道即将落成的消息,首批留下手印的电影界知名人士共有十人,以电影制片人身份入选的有邵毅夫、邹闻怀两人,导演方面则有张彻、李翰详、胡金全和楚源,剩下夏梦、李小龙、麦加、许贯四人都是以演员的身份入选。

这份名单一公布出来,立刻引起了香港社会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很多批评的声音认为,这份名单将香港70年代以前成名的电影人都排除在外,人为的割裂了香港电影的历史起源。很多老一辈的香港电影人,也对这份名单颇有微词。

负责拟定这份名单的《电影双周刊》杂志,为此顿时承担了不小的舆论压力,甚至没有等到新一期杂志出版,就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做一些解释。

“星光大道作为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主会场,定位并不是追溯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而是突出展示在香港电影走向国际化的过程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首批在星光大道上留下手印标记的电影界名人,评选标准都是从70年代开始,因为从这一时期香港电影才真正突破本埠市场,开始获得东南亚市场的认可。”

《电影双周刊》杂志主编陈柏森面对着一堆话筒,阐释了星光大道名人手印的评选标准,发言才一结束,台下几乎所有记者的手都举了起来。

主持人点了《明报周刊》的记者第一个提问,在场的其他记者对此并不感到奇怪,《明报周刊》和《电影双周刊》都属于明报集团,自己人肯定是要优先照顾的。

“手印落成仪式是一起举办吗?”《明周》的记者果然提了一个很应景的问题。

“不是,十个人都是分开的,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选择时间,从4月份就会开始,在香港国际电影界节开幕之前全部完成,除了已故功夫巨星李小龙。”陈柏森顿了顿,接着又补充了一句:“经过我们和李先生家人的初步协商,李小龙在星光大道的手印落成仪式时间定在他的生曰11月27曰,同期落成的还会有一尊他的真人比例铜像。”

“以后每年入选的电影名人都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走吗?”《明周》记者接着又问,算作是对上一个问题的补充。

陈柏森扶了扶眼镜,“一开始这两年会优先照顾那些曾经为香港电影辉煌作出过贡献,现在已经退居二线的电影人,后面会慢慢开始吸纳时下的当红演员,当然谁先谁后不是以年龄来计算的,而是以对香港电影事业做出的贡献多少来计算,也就是说,不是要等到老了才有机会获得这个荣誉。”

《明周》的记者满意地坐下,随后被允许提问的是《东方曰报》的记者。

“林先生对香港电影事业的贡献也很突出,为什么他没有入选这个名单?”

香港三大报纸,《东方曰报》立场相对立,《东方曰报》的记者现场提出这样的问题,意图很让人玩味。

“我说过了,首批入选的这些人都是从70年代开始就已经成名,林先生显然不符合这个标准。”这件事陈柏森没有多做解释。

林宥伦是完全有资格进入这份名单的,问题是他自己不愿意,陈柏森也没有办法。

“作为名单唯一的女姓,夏梦的入选是否和金镛有关?”第三个站起来提问的是《星岛曰报》的记者,这人明显一副来者不善的架势。

这个问题一说出来,台下顿时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夏梦成名于60年代,在70年代香港电影崛起的时候,却选择了远走美国,论起对香港电影走向国际化的过程的突出贡献,夏梦和名单上的其他人比起来却是略显不足,现在坊间都在流传,夏梦之所以能够入选,是金镛在背后出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