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利科的部署是:“伊丽莎白女王”号与“厌战”号对付“拜仁”号“狮”号对付“奥古斯塔皇后“号“澳大利亚”号对付“卡尔亲王”号与“威廉皇储”号“新西兰”号则对付“威廉大帝”
号与“皇太子”号。
看上去,杰利科的安排没有问题。
当然,前提是“伊丽莎白女王”号与“厌战”号特别能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干掉起到骨干作用的“拜仁”号。不然的话,压在后面的“澳大利亚”号与“新西兰”号绝对不是四艘德舰的对手,而居中的“狮”号也占不到多少便宜。也就是说,只要“拜仁”号能够多坚持一阵,杰利科就必败无疑。
显然,杰利科高估了两艘快速战列舰的战斗力。
相对来说“伊丽莎白女王”号的情况还要好一点,毕竟该舰参加过挪威海战,官兵已有实战经验。
“厌战”号的情况就非常糟糕了。
这艘在两个月前才服役的战列舰,与当初参加挪威海战时的“伊丽莎白女王”号非常相似,即大部分官兵都没有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完成全部训练工作,在战场上的表现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事实上,这也正是“拜仁”号的问题。
虽然帝国海军的训练体制更加完善,但是“拜仁”号也是一艘新舰,绝大部分官兵都没有参加过战斗。
所幸的是,冯承乾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正是如此,他才在交战安排上,没有让“拜仁”号挑大粱,把对付“厌战”号的重任交给了雷德尔亲自指挥的“奥古斯塔皇后”号,以及在之前的海战中表现十分神勇的“卡尔亲王”号。
这一部署,实际上明确了一个重点:“拜仁”号的首要任务不是去击败“伊丽莎白女王”号,而是尽可能的坚持下去,帮助舰队保持数量上的优势,吸引英舰的火力,从而让雷德尔有足够的时间去赢得胜利。
显然,冯承乾并不指望初上战场的“拜仁”号,以及那一千多名字兵创造奇迹。
这个部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战列决战阶段“拜仁”号的炮击命中率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双方十一艘主力舰中最低的一艘。根据“拜仁”号的作战记录,在打出的近四百枚主炮炮弹中,仅有两枚直接命中敌舰,命中率仅为百分之零点五。
只是,导致“拜仁”号命中率低的,并不完全是官兵素质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交战过程中“拜仁”号承受了两艘英舰的炮火,因此进行机动规避比打中敌舰更加重要。
当然“拜仁”号也成功降低了两艘英舰主炮的命中率。
在整个交战过程中“伊丽莎白女王”号与“厌战”号各向“拜仁”号打出了三百八十六枚与二百七十四枚十五英寸炮弹,各命中四枚与三枚,命中率都只有百分之一,不比“拜仁”号好多少。
如此一来,两艘起到骨干作用的英舰在“拜仁”号上浪费了极为宝贵的火力。
做了太多的无用功,意味着在别的地方,英国舰队肯定占不到便宜。
“伊丽莎白女王”号与“厌战”号集中火力打击“拜仁”号时“奥古斯塔皇后”号与“卡尔亲王”号,特别是“卡尔亲王”号几乎在毫无影响的情况下,向“厌战”号倾洒了百分之百的火力。
对大舰队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厌战”号是这五艘英舰中,舰员素质最差的一艘。虽然有着厚实的装甲,也不见得能够承受住德舰的凶猛火力。
结果,最先崩溃的不是三艘战列巡洋舰,而是“厌战”号。
五点不到“厌战”号的四座炮塔被摧毁了三座,仅存的b炮塔,也就是舰桥前方的炮塔也因为提单通道受损,暂时失去了开火能力。
更要命的是“厌战”号的舰体至少挨了十四枚穿甲弹。虽然只有几枚贯穿了侧舷装甲,但是造成的损伤极为严重。有趣的是,这些损伤多数由于损管不及时,导致损伤加重。
打到这个时候,就算杰利科信心十足“厌战”号也坚持不住了。
对杰利科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要知道,如果“厌战”号退出战斗,那么杰利科精心组织的战列就崩溃了。
问题是“厌战”号肯定坚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