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以美国海军的发展方向来看,“阿拉斯加”级的出现,也与“华盛顿条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华盛顿条约”中,对主力舰做了严格限制,对巡洋舰的限制则较为宽松。
由此,导致了一个结果,即一些得不到足够主力舰的国家,开始发展配备了大口径舰炮的重巡洋舰。
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海军。
在一九三三年之前,美国海军一直把日本海军当成头号假想敌。
日本海军大力发展重巡洋舰,自然引起了美国海军的重视,而美国海军在同步发展重巡洋舰的同时,也开始寻找一种在火力上能够压制住重巡洋舰,在速度上能够追上重巡洋舰的大型战舰。
事实上,这才是大型巡洋舰的雏形。
只是,一九三三年的中日战争之后,美国的假想敌发生了变化。显然,如果将来与中国海军作战,根本用不了大型巡洋舰。要知道,中国海军别说大型巡洋舰,连主力舰也没有几艘。
受此影响,美国海军在一九三三年之后放弃了建造大型巡洋舰的想法。
只是,大型巡洋舰并不仅仅用来对付重巡洋舰。
随着中国海军开始打造以舰队航母为核心的主力舰队,并且在主力舰不足的情况下开始建造专职防空的大型巡洋舰,美国海军再次感受到了威胁。要知道,中国海军建造的大型巡洋舰与防空巡洋舰,除了具有强大的防空能力之外,对海火力也不弱,具备全面压倒重巡洋舰的能力。
显然,美国海军的重巡洋舰根本就不是中国海军大型巡洋舰与防空巡洋舰的对手。
在此情况下,美国海军再次启动了设计建造大型巡洋舰的计划,而这也正是“阿拉斯加”级的来历。
最初的时候,美国海军只是想用其压制中国海军的同等级战舰。
说白了,“阿拉斯加”级的初期设计指标以对海作战为主,因此美国海军才会为其选择战列巡洋舰级的主炮,即十二英寸舰炮。
只是,美国海军很快就发现,中国海军的大型巡洋舰并不以对海作战为主。
为大型巡洋舰配备二百八十毫米舰炮,只是中国海军没有其他选择,即中国海军无法生产二百毫米舰炮。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压根就没有在传统的发展道路上,其核心是舰队航母。如此一来,大型巡洋舰的首要职责就是防空,顶替数量有限的快速战列舰,充当舰队航母的贴身保镖。
受此影响,美国海军才认为“阿拉斯加”级也应该具备相当的防空作战能力。
只是,美国海军并没有降低其他性能指标。
显然,这是一种很愚蠢的做法。由此导致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即造价将高到让海军无法承受的地步。
同样的事情,在中国海军也发生过。
这就是,“北京”级大型巡洋舰因为过于追求性能,导致造价居高不下,最终仅仅建造了两艘。随后,中国海军就以降低造价为目的,设计出了在防空作战能力上并不差多少的防空巡洋舰。
要知道,在整个大战中,中国海军就只建造了两艘大型巡洋舰,其余的全是牺牲了其他性能的防空巡洋舰。
显然,“阿拉斯加”级的造价不会便宜到哪里去。
结果就是,在参战之前,“阿拉斯加”级别说开工建造,连设计都没有完成,而且美国国会也肯定不会批准海军建造一种价格追上了快速战列舰,但是在作战能力上却差了很大一截的大型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