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调虎离山(1 / 2)

隋末 木子蓝色 1644 字 27天前

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在陈克复穿越之前最先接触到的时候,是一度被当作是一个不好的词语来用的。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对事物和更多了解,陈克复反而赞同这句话了。特别是穿越之后,身处于这千年前的大时代之中,对于这句话更是有了个深刻的认识。

抛却各种其它因素而论,这句话绝对是一句至理名言,甚至可以说是治国安邦之策,是对历史、对战争、对治国方略的一个精准的概括。

历史上真正系统地总结出来并拿上台面的是汉代名臣晁错,这是历史之幸,中国之幸,因为这个战略被汉景帝采纳以后,平定了七王之乱,海内粗定,为以后汉武帝决战匈奴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句话大到国家政治,小到官场争斗无所不包。现在陈克复就十分的认同这句话,身处于辽东之地,要想站住脚取得基业,那他首先要做的不是如何的打败高句丽人。而是如何的将破军营给上上下下的给理直理顺了,如李节这样的家伙绝对是必须先安内的。搞不定李节,什么外击高句丽,什么皇图霸业,什么陈氏复国,不过是一个笑话罢了。

眼看众将领们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陈克复的嘴角微微翘起,他就是要让那些新军将校们知道,这个李节不过是破军营中一个被架空了的郎将罢了。跟着李节,那就是和他陈克复过不去。

“诸位,既然我们已经确定好了我们下一步的方针,那么现在就是讨论具体的方案了。刚才说的是战略,战略就是指当无可为时知道如何为之,战术则是指当有可为时知道如何为之。现在我们就是当有可为时要知道如何为之,各位,从头开始,我们先商议一下这次我们要调虎离山的山城名单。”

到了这个时候,陈克复不禁万为怀念起后世军队中的参谋制度起来。虽然现在的军中也有长史、司马一类的参谋角色,但是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参谋。像现在这样的情况,如果他有一个参谋本部的话,他完全可以和各将军们商议出战略方案,然后让下面的一群专业的参谋团队将具体的战术方案做出来,甚至可以做个一二三方案供选择。

陈克复摇了摇头,现在军也掌了,地盘也有了,可是真有种百废待兴的感觉,各种各样他以前只是能想想的事情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去做了。可是却发现这要做的事情千百件,他却一点时间也没有。

商议了半天之后,陈克复与从将选择了白岩城、金山城、盖牟城、安市城、扶余五座大城为目标,其余附近大小山城堡垒近八十座。对于陈克复来说,这一个个围堵在辽东城、新城边的众多城池就如同一个铁桶一样把他们包围着,不把这些城池给平了,实在是让他们无法安睡啊。

好在连番大战,俘虏的高句丽军民也是相当多的,面对着死亡和投降后的赏赐,不少人还是选择了臣服。就连那批信使也同样有人愿意臣服,有了这些高句丽的军民,在经过近卫的仔细分别核对验证之后,陈克复等人也很快对各城池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白岩城、金山城、盖牟城、安市城四城各有军五千人马,多为步兵,各城人口都差不多有两三万人口,粮十万石左右。而扶余城则为高句丽最东北的一座大城,有人口近六万,军一万兵马,且有五千骑兵,储粮足有五十万石,完全就是高句丽最西北端的门户要塞。

至于各城附近其余周长在两到三千米步的小山城,及那些众多的周长在一到两千步的山堡,则是足有百余个。最后陈克复等人在详细的盘问了各城的兵力后,直接拿出了其中有兵马防守的六十座山城。这大小六十座山城,虽然听上去吓人,但其实人口和兵马并不多。

平时各小山城中都如中原的小集市街镇一样,大都是一些贵族们的城堡,也充当着附近居民的交易集市。而一旦战争发生,所有的附近农民及庄园中的奴隶等就会全都退守各山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