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我要的不多(1 / 2)

明扬天下 何昊远 1817 字 27天前

朱由榔满怀希望而来,秦牧却连他的财物和美人都不收。

从传统的立嫡制算来,他父亲桂王朱常瀛是朱由崧的亲叔叔,有优先继承权。问题是他父亲远在广西梧州,而且卧病在床,根本不存在可**作xing,总不能越过他父亲拥立他吧。

更主要是秦牧另有打算,并不想与这些龙子凤孙绑得过紧。

朱由榔满情希望而来,秦牧连财物和美人都不收,无异于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淮yin侯,如今天下危急,只有立嫡,才能名正言顺统合各方,共渡国难,淮yin侯是国之栋梁,中流砥柱,当此之时,只有您才能扶社稷于既倒啊。”朱由榔年纪与秦牧差不多,长得颇为英俊,只是此时一对眉毛几乎拧到了一处,看上去有些影响观瞻。

“小王爷言之有理,只是这拥立新君之事,自有南京诸公主持其事,本官只是赣南巡抚,没资格置喙啊。”

“淮yin侯,都什么时候了,您还说这种话,淮yin侯放心,若是我父王能继位,必不忘淮yin侯拥立大功。”

“小王爷,下官只能答应你,上书南京提议拥立桂王殿下,至于成不成,这就不由下官说的算了,如今贼众正在准备反扑,本官得赶往武昌调兵遣将应战,荆襄兵凶战危,小王爷千金之体实不宜久留,您还是先回衡州去吧。”

见秦牧下了逐客令,朱由榔万分失望,却又无可奈何,好在秦牧并没有将话说绝,算是还给他一保留着一线希望吧。

打发走朱由榔,船行出二十里,又有一名叫万元的太监追了来,是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派来的,秦牧估模着他也应该派人来了,对此并不意外。

正常情况下,谁来继承大位,太监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现在情况特殊,到底拥立谁,主要是看谁手上掌握的实权大,谁的话就更有分量。

韩赞周作为南京守备掌司礼监务太监,本来权力很大,只不过他的权力也是依附在崇祯身上,崇祯没了,他的大权一下子也就成了空壳,这时就必须另找依附了。

秦牧淡淡地开口问道:“万公公,现在南京的情形如何?”

万太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秦牧的神se,谨慎地说道:“南京现在分歧很大,东林一派认为潞王比较贤明,主将立潞王;以南京守备魏国公徐弘基、提督**江诚意伯刘孔昭一派主将立嫡,属意福王。韩公公派咱家来,是想征求一下侯爷的意见。”

听到徐弘基和刘孔昭两个人的名字,秦牧不由得想起徐永顺来,这些权贵一早就派徐永顺来探路,但从他们未联系自己就提出拥立人选这一点来看,这些权贵并没有死心依附的意思,让徐永顺来,只不过是预留一条路而已。

“韩公公是什么意思?”

“这韩公公说要看侯爷的意思。”

万元吞吞吐吐,秦牧便猜到韩赞周一定有自己的倾向,只不过他与那些贵权不同,他更需要依附一个实权人物,所以才先征求自己的意见。

韩赞周一向和魏国公、诚意伯这些权贵走得近,他的倾向不问可知。

要是真为大明着想的话,其实现在皇帝的人选贤不贤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只是一个jing神领袖,一个象征,现在紧要的是选出一个在法理上让各方都没话可说的皇帝来,这样才能尽快整合散乱的力量。

要想各方都没话可说,那只有遵循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立嫡制度。

东林党因为担心福王会报复,所以硬是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不管国家现实的需要,大肆贬低朱由崧,把朱由松说得跟个傻瓜似的。

要说贤名,潞王确实比福王强一些,但天下这么多藩王,比潞王“贤”的不是没有,何况这个“贤”本身就带有主观标准在内,你觉得这个藩王贤,我觉得那个才贤,不行吗?

哪是不是我觉得谁贤了,就可以拥立谁呢?这样岂不乱套了?

想到东林党这些人的做派,秦牧暗暗冷笑。

历史已经证明,指望东林党或是刘泽清、高杰这些兵匪,只是死路一条,秦牧懒得去管这些人怎么胡搅。

对于自己来说,现阶段要坚持讨贼,下一个阶段是要全力抗清,坚持住了这两点,就能始终掌握着大义的旗帜,就能吸附更多的有志之士。

见秦牧在思量,万元不敢打扰,只得耐心等着。船只顺汉水南下,速度很快,两岸青山秀丽,

看着这些美景,很难让人相信这天下正遭逢着大变。

“万公公不必急躁,到了武昌,本官自会传信韩公公,这要比万公公往回赶快得多。”

“也好,不瞒侯爷,这一路赶过来,咱家这骨头都快散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