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驱动推理(2 / 2)

急案特攻 摸底牌 1780 字 25天前

“没说什么,只说了些闲话,我们并未涉更深入的话题。”

“那就对不住了!如果没证据,我们不会贸然出来找你!程雨蝶小姐,因为你的不配合,我们只能选择干掉你的老情人!”

砰,电话里传来一声枪响。这一声炸响让程雨蝶吓得双手捂着耳朵,之后想要放下来,却迟疑了一会,终于又是捂在耳朵上,跟着喊道:“别,别,不要开枪。”

“人都已经死了,你还在说不要开枪?程雨蝶,你的演技需要提高啊!哼!”冷笑之后,身后那人将枪放下。

感觉到后背的威胁解除,程雨蝶立刻转身。在她面前不止只有一个挟持者,而是三个人,其中一人自当就是杜克施。另两人分别是马维宇和张可颐!

面对这样的场景,程雨蝶仅仅露出一丝惊慌的表情,就马上疑问道:“你们在耍我?”

杜克施道:“并非耍你,我只是想验证一个猜测!如果我遇到危险,你的选择是什么?我想无论如何你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我死掉。但是就在刚才,你的选择不仅迟疑,且显得刻意。”

当马维宇问道昨晚放置在齐大硕身上的窃听器时,程雨蝶的反应是眉毛轻轻一挑,嘴角微微上扬,可很快恢复如初。这种反应完全是一种质疑后出现的窃喜表情。程雨蝶为何会出现这种反应?答案是程雨蝶知道威胁者根本不知道真相!

再然后,当看见杜克施被殴打和受到人身威胁时,程雨蝶确实出现了尖叫,表示担心。也在出现枪声后,表现了惊恐和害怕,但是她捂住耳朵,且放下双手后的迟疑表明,这些动作都是刻意做出来的。

杜克施道:“人在真正惊恐时的动作往往都是出于本能,而本能是一种机械性,甚至于是一种条件反射。你我在大学都学过这些,所以你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当你动作出现迟疑时,其实你就该明白,你暴露了。”

程雨蝶道:“你认为我的惊恐和为你的担心是演出来的?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早就清楚我不可能出事,这个局就是演出来试探你的!你假装你什么都不知道,尽量表现出配合这场局,表明自己的担心和惊恐。可是你忘了,你之前流露出的窃喜表明你对这场局的意义不仅清晰,且知道我们设定这场局需要什么答案。马维宇问出第一个问题时,你就清楚我们还不知道齐大硕和这次事件的关联,于是你彻底心安,一切都在掌握。直到后来,你彻底放开,配合演戏,露出马脚。”

“我不知道这有什么问题?”

“目标驱动推理!”

杜克施说出这六个字后,程雨蝶如梦初醒。她肩膀不由得抖动两下,身体也很不自在的扭向一侧。

目标驱动推理又叫反向推理,它是问题解决策略的一种。这种推理方式和正向推理正好相反,它是由结论出发,逐级验证该结论的正确性,直至已知条件。

这种推理的方式是将问题分解成各个子目标,直至使子目标按逆推途径与给定条件建立直接联系或等同起来。

在这次试探推理中,杜克施从程雨蝶有嫌疑开始反向推理。他预先设定程雨蝶知道整个事情的经过,且带领杜克施进入这场迷局。所以接下来,杜克施只要验证这个设定是否正确,且符合各个条件就行。

在马维宇问道对齐大硕身上放置窃听器的目的时,程雨蝶流露出窃喜,这表明程雨蝶清楚来人还不知道齐大硕这场局的真正目的。她为何会这么认为?答案是程雨蝶自己知道齐大硕在这场局的作用。这一点符合预先设定条件。

再然后,马维宇和张可颐联手制造杜克施被胁迫和杀害的假象。程雨蝶表现出刻意的惊恐。这说明程雨蝶已经知道这是试探,但是她不说破,表明之前她还在寻思如果破局,离开这场试探!可她意识到杜克施真的“被杀害”,她又得表现出什么时,这种矛盾导致迟疑,而迟疑又再次满足预先设定,便是程雨蝶很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如果你不知道齐大硕此行的目的,你就不可能肯定刚才的威胁是假的。如果你不清楚我们的威胁是假的,你就不可能出现迟疑,且要尽量让自己对威胁保持冷静。你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你担心一早拆穿我们,会让你显得可疑。可是你拖到最后,反而证明你的可疑更大!”

到了这一步,程雨蝶不需要掩饰,因为她很清楚杜克施在行为分析上的天赋:“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怀疑我的!”

“我以前很少对你产生质疑,是因为牵扯到你的事情时,我都会掺杂很多主观影响!我相信你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你自信我不会过早对你起疑。但是很奇怪,在你我体面分手后,我似乎把很多东西放下了。我越放下,脑子便越清醒。越清醒,很多事情就不会一直迷糊!更何况此次来到拉斯维加斯,诸多事情都指向你。为何昨天发生了那么多事情?难道不是因为你我恰好在昨天开启对齐大硕的调查吗?你和伍仁青单独离开,回来后又显得很平静。你以为还会像以前一样,我对你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清醒后的我已经觉察到你的奇怪。综合很多信息,我有理由怀疑,你和伍仁青单独离开,并不是你我设局分头调查齐大硕和伍仁青。而是你一早就计划好和伍仁青单独离去,且要商量某些事情。我被斯嘉丽引入这个局,斯嘉丽不会做出这个局,所以做局者其实是你,程雨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