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节(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160 字 25天前

简雍咂了咂嘴。说实话,他就是这么觉得的。见简雍犯难,刘备没有再说什么。简雍没有抛弃他,已经让他感激不尽了。孙策狡猾,让简雍去猜测孙策的心思,的确有点为难他。

没有谋士,斗不过这狡诈的江东貉儿啊。刘备忽然做出了决定。我要去见见许子将,大不了就像简雍说的学曹操嘛,反正我现在也一无所有,没什么害怕失去的。

等了半天,关羽和张飞回来了。张飞一脸兴奋,关羽却有些不以为然,两人一边走一边争论。刘备不解,便问了一句,这才知道张飞想打造一杆丈八蛇矛,形状诡异也就罢了,这长度实在太过离谱。通常骑矛都在一丈二三左右,再长也不过一丈五四。矛越长,不仅对使用者的要求越高,材质的要求也会难足。为了保持硬度,往往需要加粗矛身,而且要用铁制矛杆,这样一来,矛的重量就会成倍增加,超出正常使用的范畴。张飞一直想打造一杆长矛,却没工匠肯接这个活,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黄月英可以提供更好的材料,也愿意为他打造一杆丈八矛,可是关羽还是觉得不靠谱,对张飞的兴奋不以为然。

刘备没说什么,他能猜到关羽是什么心理。张飞对关羽一直很崇拜,把他当兄长看待,别看关羽表面上不说什么,其实他很受用这种感觉,平日里对张飞也多有照顾。现在张飞对孙策更加敬畏,自然减少了对关羽的崇拜。况且丈八矛已经不是矛,而是叫矟,就是指威力强大,稍稍便杀。马上对决,一寸长一寸强,更何况是长出四五尺。等张飞拿到这杆新矛,关羽都未必是张飞的对手,有些失落感也是很正常的。

哪个武者不想要一件神兵利器。孙策这一招太狠了,直指要害,根本没法拒绝啊。

“别争了,等新矛造出来不就知道真伪了。云长,你也别急,等你下次立功,请黄大匠也为你打造一件兵器就是了。孙将军不肯,我去求他,大不了我来出钱。益德这件矛就算是试试这个黄大匠的本事吧。”

关羽心里舒服了些,难得地露出笑容。

……

孙策请来了张纮。

张纮的家人也到了葛陂,这两天家人团聚,正是惬意之时。听到孙策召唤,他便带着儿子张靖赶来拜见。张靖正当少年,眉清目秀,相貌与张纮有几分相似,只是更加少年意气些。对孙策行完礼,特地打量了孙策两眼,这才退在一旁,神色虽然恭敬,却是出于礼仪。

孙策看在眼里,也不多说什么。年轻人嘛,哪个没几分骄傲,汉人本来就自负,张纮又才学过人,张靖恐怕也不弱,有骄傲的资本。

孙策将杜袭送来的清单给张纮看,张纮看完,吃了一惊。“这么多?”

“是啊,我也没想到曹家会这么有钱。一个谯郡豪强而已,家产居然有数亿之多。相比之下,蔡衍还真算得上为官清廉呢。蔡家的家产总数虽然还没出来,但我估计不会过亿,能有个七八千万就不错了。”

张纮叹了一口气。“七八千万也不少啦,五口之家有十万家资就能衣食无忧,二十万就算小康。普通百姓家产不过两三万还要交各种赋税,这些人坐拥亿万却不拔一毛,贫富相差如此,社稷岂能不坏。这些人都是蛀虫啊,大汉就是被他们一口口的啃空了根基。”

“官做得越大,对社稷危害越大,这简直就是对儒门理想的讽刺。”

张纮摇头。“将军这么说,未免以偏概全了。曹家是浊流,才会如此肆无忌惮,并非所有官宦都是如此。”

孙策笑而不语。他不想与张纮争辩这个问题,到时候豫州整顿结果出来,自然会证明对错。

“先生,有了这些钱粮,我们随时可以开始对江夏、南郡的战事,你可以做准备了,另外写封信,派人送到平舆,告诉奉孝,让他有所准备。”

张纮连声答应。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他又说道:“将军,犬子从广陵来,言说故乡事,有两个年轻人我想推荐给将军,请将军斟酌使用,或有可用之处,我可写信回去,请他们来见将军。”

孙策很高兴。“先生,我相信你的眼光不会看错人,不用商量了,请他们来吧。”

张纮致谢,却还是让张靖将两个人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一个叫秦松,一个叫陈端,都是最近广陵涌现的青年才俊。他们看不上陶谦,听说张纮在孙策麾下受到重用,派人回去接家属,便托张靖转告张纮,请张纮引荐,愿意为孙策效力。

孙策心中欢喜,这就是榜样的作用啊。别人不清楚他孙策,却清楚张纮,相信张纮的眼光。他知道这两个人,他们都是江东谋士团的成员,比不上张纮、张昭,却也算得上人才,只是可惜寿命不永,死得太早,功业未著。

“请他们来吧。有他们相助,先生和奉孝也能轻松些,可以腾出精力做大事。令郎虽然年轻,却进退有理,言辞清晰,不如让他留在我身边,帮我斟酌公文吧。”

张纮欣然从命。

第579章 背诗止痛

安顿完了各项事务,孙策将准备分给诸位美人的首饰、布匹摊了开来,先挑了一些收起来,准备留给袁权姊妹。袁权太顾全大局,袁衡年幼,估计不好意思拿好的,但不管怎么说,她们姊妹的身份与众不同,还是要有所分别。

不出孙策所料,当他请袁权来挑东西的时候,袁权委婉地拒绝了,只让袁衡跟着孙策过去。孙策劝了两句,见袁权脸色不太好,连忙问道:“姊姊这是怎么了?”

袁权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吱吱唔唔地不说话,看向孙策的眼神还有些说不出的歉意。袁衡倒是想说,却被袁权制止了,在一旁着急。孙策也急了。“究竟怎么回事?姊姊就算是后悔了,也大可直说,难不成我还能逼你不成?这闷在心里,不是让人着急么。”

“真没什么事,只是……我可能要爽约了。”袁权低着头,期期艾艾的说道:“我……不太方便。”

孙策盯着袁权看了片刻,看到旁边的案上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茶,又见她一只手悄悄的按着小腹,仿佛明白了什么。“姊姊……来亲戚了?”

“什么……亲戚?”

“唉,就是月事呗。”

“可不是么,真是不凑巧。”袁权吸了口冷气,又道:“来亲戚……是你们吴人的俗语吗?”

孙策也有些窘,吴语中可没这样的说法,他掩饰了几句。“可曾请医匠来。”

“营里哪有什么好医匠。”袁权摆摆手。“不妨事的,我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过了这几天就好了。只是……唉,昨天就有些不舒服,我还以为是赶路累了,没往这方面想,没想到半夜就……孙郎,你看……”

孙策摇摇头。“我以为多大的事。姊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后的日子长着呢,不在这一两天。你……是不是很痛?”

“嗯,一直这样,每次都会痛得死去活来的,时间还不定,有时提前,有时拖后,这次足足提前了五六天。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是朝朝暮暮,好句,好句,这是谁写的?”

孙策眨眨眼睛。“忘了,一个书生,记不清名字了。”

“如此文才,你却记不得名字,真是可惜。若能读读他的文章,说不定还能分点心,不会那么痛。”

“读文章还能镇痛?”

“好文章可以。之前在洛阳的时候,我常读《楚辞》《离骚》,偶尔也读读世人的文章。”

孙策突然灵机一动。“蔡伯喈的文章可以吗?”

“蔡先生是当世大儒,他的文章当然是好的,我那时候也经常读。”

“你等着。”孙策转身出了帐,回到自己的大帐,从一个箱子里找出一些蔡邕的文稿来。这是从曹操家里抄出来的,应该是曹操经常把玩的。曹操和蔡邕关系很亲近,他的诗写得好有蔡邕的一部分功劳。孙策也不管是什么文稿,反正有字的,全部抱起来,回到袁权的帐篷。

袁权翻看了一下,有些遗憾,从中抽出一卷简牍。“除了这几篇之外,都是些读过的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