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1 / 2)

毒女嫁到 琰兰七 2692 字 21天前

老太太就叹了口气:“她也是苦命的丫头。”

“谁说不是呢,”姨奶奶叹道,“当年姨父贪污受贿被押入大牢,姨母到处求人,花光了所有的家当只保住姨父一命,后来姨父出狱后就一蹶不振,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变成了一个药罐子,不到两年就走了,姨母伤心过度,没熬过半年也去了,就留下三个孩子。”

“姨母去世的时候,蒋丫头也不过才十五岁,愣是到

处做活养活了两个弟弟,还让两个弟弟读了书,好在她两个弟弟都是争气的,如今在朝中也颇有建树,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好歹也算小有成就,成了家,过得也不错,只可惜了蒋丫头,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蒋映红两个弟弟成家的时候也已经二十多岁了,小的那个成亲自然要晚些,是二十二岁的时候成的亲,当时蒋映红已经三十岁了,三十岁的未嫁姑娘,又有哪家的愿意娶?

“好在两个弟弟都是有良心的,一起出钱给她买了个小宅子,还雇了两个丫鬟伺候她,只是到底各有各的一家人,她没有嫁人,膝下又没有孩子,将来老了,总不能指望侄子侄女给她养老送终吧,哎!”姨奶奶说着说着,又长叹了口气。

老太太道:“我瞧着她的确是不错的。”

“可不是吗,所以你给我写信的时候,我左思右想,都觉得她是最合适不过的,不求她给大侄子开枝散叶,但是入了你们家门,至少能帮你分担家里里里外外的事情,你也不用每日强打起精神处理家里一堆的事情,是不是?”姨奶奶说道。

老太太点了点头:“希望她能过我大孙女那一关吧。”

姨奶奶奇怪道:“怎么言玉都嫁出去了还要管娘家的事情?且还是她父亲的娶妻之事?”

“这倒不是,只是我这大孙女眼睛厉得很,有头脑,有想法,她没看上的人我也是看不上的,她看上的人,我肯定也会觉得不错,”老太太笑道。

姨奶奶眼神奇怪,古言玉有那么好?不是听说以前是个不着调的吗?

不着调的人能得她这姐姐这般看待?

“您在我们家做客千万别客气,有什么您尽管吩咐丫鬟就是,”古言玉与蒋映红慢慢走在青石小路上,两人刚巧走到浅云院外面,被烧毁的浅云院还在重建。

蒋映红望着浅云院问道:“这是怎么了?”

“不小心被大火给烧了,还在重建呢,幸好我们府里各院都是分开的,没有连在一起,才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没有人员伤亡。”古言玉解释道。

蒋映红看着有点可惜:“怎么就突然起火了。”

古言玉道:“都是守屋子的人不小心,家里人多,管理起来是件特别费力的事情,祖母年纪大了,难免有点力不从心,有些事情就不太能注意到。”

她不想继续跟蒋映红说宅子到底是怎么被烧了的事情,笑着转移话题道:“蒋姨家和姨奶奶家挨得很近吧?”

蒋映红点头:“是挨得近,那些年受了姨母们不少照顾。”

比起大姨母自然是带她来的小姨母照顾得更多些,毕竟小姨母挨得近,那些苦难的日子里小姨母总是来看他们,每次来都会带不少东西,吃的穿的用的。

大姨母隔得远,偶尔会派人送些银子给她,每次送来的银子都足够他们姐弟三人买好几个月的米,那些年虽然困难,但是因为有人帮助,两个弟弟又懂事,所以她并未觉得生活有多么艰难,如果没有两位姨母的照顾,想来又是另一番光景。

所以她对老太太其实十分感激,只是两家人实在隔得远,来去路上就要花两天时间,所以这么多年,她都没有过来看看。

“你成婚的时候,我本应该过来的,只是不巧,刚好染了极重的风寒,所以才缺席了,实在是失礼。”蒋映红道。

古言玉无所谓地笑笑:“您的身体最重要,况且就算您来了,祖母也没有时间好好招待您,我更看不见您了,还容

易让您病情加重,因病缺席,哪存在失礼的。”

蒋映红想,这是个十分体贴的姑娘。

两人沿着青石路面有说有笑地朝另一个方向走去,在园子里逛了半个时辰才回到祥和院,立马有丫鬟送上热茶,蒋映红和古言玉喝了茶,在西次间坐下来。

老太太就吩咐道:“言玉,你姨奶奶有点累了,先带你姨奶奶和蒋姨回房间休息一会儿。”

古言玉起身应道:“是。”

老太太又转而对姨奶奶和蒋映红道:“你们先休息,到了晚膳的时候我就派人去请你们来用晚膳,或者你们休息好了,让丫鬟带你们过来也行。”

“好。”蒋映红道。

古言玉带她们到客房后吩咐丫鬟好生伺候,又与她们寒暄了几句,这才折回祥和院,有管事的在向老太太禀事,古言玉等管事的走了才进西次间,老太太还坐在大炕上。

古言玉走过去给老太太揉肩,笑问道:“祖母,那蒋姨是您请来的吧?”

老太太笑道“就你鬼灵精!”

古言玉见老太太眼里盛着笑意,就知道她对蒋映红的

印象很好,老太太拍了拍她的手,也不等她问,就主动说道:“她是个苦命人。”

然后古言玉就被老太太灌了一耳朵过往悲惨史。

她道:“她只说得了你们不少照顾,却没有说这些年她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可见是个性子刚硬的,否则突然从天堂跌入地狱,她也过不下去。”

老太太笑问:“那你以为她如何?”

“祖母都这般满意了,我这个当孙女的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况且她两个兄弟都争气,已经成了家有了孩子,日子过得也不错,不像陶氏,娘家的一家人都乱七八糟的。”古言玉道。

这就是嫁娶讲究门当户对的原因,他们这样的豪门大户,是陶氏那样的娘家根本配不上的,那陶氏不夹着尾巴做人便也算了,竟然还在背地里搞出那么多事。

老太太一点也不想提起陶氏,她道:“等你爹回来,我问问你爹。”

“干嘛要问爹,他是能帮您管理内院还是怎么的?他老人家十天有一半时间都住在刑部,您问他,不等于没问嘛,您帮他做了主就好了呀!”古言玉道。

老太太想想,觉得古言玉也说得有理,况且这事她也问过古宏,古宏说她做主就好,于是她道:“那我们再观察几日,若是都觉得不错,那就让你姨奶奶去说媒,如何?”

古言玉点点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就好了。”

晚膳自然是在祥和院摆,老太太特意派人去刑部把古宏叫了回来,都是自家人,便不讲那么多礼数,都围在一间屋子用膳。

今日又是古言玉成亲满一月回家的喜日子,大家都高高兴兴的,便也不讲究“食不言”了,偶尔互相夹菜,偶尔互相问候几句,气氛十分融洽。

不过说话的都是几个长辈和古言玉,像古言画和古言霖这等,是不敢轻易开口的,而古言笙是个例外,他是懒得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