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2 / 2)

桃李不言gl 一盏夜灯 2302 字 11天前

她是不能奢求太多了 ,这么多年言蹊没有个人恋情生活,多多少少也有顾虑到她的缘故。她们之间隔着那么大的年龄差,身处在两条不同的时间洪流里,无论她怎么追,都追赶不上。

安之望着已经空无一物的夜空,努力地仰着头,不让眼泪流下来。

寒假过后,正式进入了高二下学期。许嘉尔从美国回来,带了一大堆东西发给同班同学,她戳戳安之:“春节过得怎么样啊?”

安之恹恹地无可不无可地答应着。

许嘉尔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眼:“小班长,我发现你不长高了?”

以往谈到身高问题 ,安之都要炸毛不高兴,但现在她懒懒地在课桌旁坐下,懒懒地道:“不高了就不高吧。”

许嘉尔仔细瞄瞄她,觉得她精神状态不太好。寒假里她会给她发微信,安之有时候回有时不会,语气也都兴致不高。

应该发生了什么事了。

许嘉尔想了想,想要多问几句,有同学上来问安之数学题。许嘉尔就看安之揉了一下脸,拿出一只三菱中性笔,刷刷刷在白纸上:“你一定是这里不明白,你看在这里画一条辅助线,是不是就明朗多了……”

许嘉尔看着她拿着笔在纸上列者步骤,再细细讲解。

她抿着唇笑起来。

真可爱啊!可惜可惜,她不喜欢自己。

许嘉尔 第一次体味到这种惆怅。

开学过后,化学老师在班上宣布省中学生化学奥赛开始了,班上同学可以报名参加。如果在省奥赛取得好成绩的话,还可以参加国家化学奥赛。这对以后考大学很有帮助。

安之精神一振,她刚好需要比赛来调适心情。这是现阶段最适合她的了。

下课后,化学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带着她理清了一下高中化学的知识板块。安之早已把高三的知识都自学完了,基本老师一说她就接下来,甚至很多高中没有的知识概念她都知道。

化学老师非常满意,叮嘱她:“不要做太难的题,还有要关注一点有机化学。还有你以后每周五留下来做实验,竞赛会有实验题,老师给你钥匙。” 给了她一些笔记,鼓励她几句。

安之谢过老师,出了学校时候长出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要胡思乱想,她擅长的,能够倚靠的只有学业。

安之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备考时间,她分配好时间,每天除了其他科的学习,多一些时间来学习化学。经常会学到深夜,她知道她在读书上有一点天分,可是世界上有天分的人多了,比她聪明的人也多,她更加要努力一点。

言蹊在她学习到深夜的时候来过问几次,见她为了学业努力,她点点头鼓励她,就不多过问了。

“钱够用吗?” 她后知后觉地发现安之很久没花零花钱了,安之微信绑定的是言蹊的卡,支付宝也是,家里的零花钱现金也很久没用过了。

“嗯,够用,没什么需要花的。”安之对她笑笑。

“衣服,护肤品都不用买吗?” 言蹊又问。

“不用啦。” 安之穿最多的就是校服,皮肤天生底子好,做好最基础的保湿就行,这样即使用大宝都可以。

“哦……好的。” 言蹊点头,一时沉默,觉得也没什么需要问的了,她顿了顿,其他的私人问题,言蹊犹豫了犹豫还是不问了。

“不要学太晚,注意休息。” 她留下这话离开房间。

她没看到她走出的时候,安之在背后一直默默地看着她。门合上的时候,安之垂下头。

她想问:“你已经恋爱了吗?你是不是已经接受他了?”

但她不敢。

内心有一丝丝庆幸,也许言蹊恋爱了会告诉她?

但是凭什么呢?为什么言蹊恋爱就要告诉她?

在言蹊心里,她只是一个寄住的孩子吧?言蹊是不是认为她已经大了,就不用管了。

甚至等她恋爱了,她就不会管她了。

一滴滴水珠从她眼中掉下来晕染了她的纸上,“氮原子” 三个字完全的模糊了。她默默流了一会儿眼泪,抹干脸颊,再继续做题。

预赛的地点在她们学校,许嘉尔也参加预赛了,她纯粹就是想见识参与一下。

预赛三个小时,考完出来后她们都有点脱力了,买了热牛奶边喝边走。

“我应该能进九月的初赛,但是太累了,不想考。” 许嘉尔喝完牛奶,把纸盒一捏,一甩,在空中化了一条弧线丢进垃圾车。

安之小口小口地吸着牛奶,脸颊微鼓着。从许嘉尔的角度看去,她穿着厚厚的大毛衣还有牛仔裤,靴子,围着一条红色的围巾,雪肤粉唇,细细长长的睫毛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微金的光。

“嗯。” 她喝完一大口才回答自己。萌态十足。

许嘉尔好不容易才移开视线,静了好几秒说:“我高中毕业后会出国,这是早就决定的事情了。安之,你有想过出国吗?”

这还是她第一次叫她名字,安之愣了愣,才回答:“暂时没有。”

许嘉尔知道安之是为了谁,不过她还是想问一下。她自嘲地笑了下,说:“我明白你的想法,但……对于我们,国外的环境会好一些,不仅学业上……还是生活上。”

“我觉得你还是考虑一下吧。不一定只有邶城理工才是最适合你的学校。”

第71章

正当饭点, 电视台里食堂渐渐热闹。言蹊打了花菜炒肉, 清炒奶白菜, 要了一碗山药排骨汤,还有一个苹果。

正在慢慢地吃着。廖承宇走到她对面,放下餐盘, 也一起吃。旁边的几个同事识趣地冲他们挤挤眼, 到别的桌子去了。

全世界都以为他们在恋爱了。同事,家里,都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