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轻松(1 / 2)

将血 河边草 1905 字 18天前

始皇帝的功绩,包括南击百越,北驱匈奴。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前秦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

始皇帝的残暴之处在于,他对人力的运用毫无节制,无论是建万里长城,修建道路宫室,以及南北移民,都证明了这一点。

他用人命和鲜血,铸就了前秦的辉煌,同时,也为混一天下的前秦埋下了祸根。

汉武帝,同样是一位伟大的君王。

之所以人们将其与秦皇并列,却非其他原因,因为他同样修建完善了汉家长城,而且,对匈奴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他的功绩,实际上比不得始皇帝,能与始皇帝比肩者,其实只有一样,就是狠绝的心性。

为了能够消灭匈奴,几乎榨干了大汉国力。

辉煌的军事胜利背后,满是汉家百姓的血泪。

在这个时代,对于始皇帝以及汉武帝两位帝王的评价,和后世有着很大的不同。

他们的功绩和他们的残暴,同样著名于世。

文臣们一旦在表章中提起他们,多数属于劝谏的性质,很少有例外。

像周仿上书,便是如此。

他推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虽说,上疏当中,言辞极尽委婉之能事,但还是将自己的主张说的很明白。

他不赞成靖胡之策中的移民这一篇,也对皇帝陛下在此时如此看重外邦之事,有着微词……

他认为,中原未定,不应本末倒置,过于侧重于胡事。

不过,他对靖胡之策中的其他几策,也表示了肯定之意,而且,对文字和银钱流通之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不论其他人怎么看,有何不同政见,实际上,这位同门下平章事。中书之首,都可以算得上是尽职尽责。

此书一上,随即在早朝中同李之问所献之靖胡之策一同,宣之于廷臣。

一时间,上书言事者多。同时也让这两篇勉强算是相辅相成的文章,成为成武一朝,最重要的对胡策略。

后面再有人言及胡事,多要引用这两位所述,顺便,让周仿,李之问之名,传于天下。

名留青史,就是这么简单。

随后,皇帝陛下下旨嘉赏两人。对两人所言,表示了肯定。

周仿在中书的位置,一下便稳固了起来,因为他确实是站在文臣的角度上,来看待国朝政事的,这样的认同,让他的同门下平章事之职,显得实至名归。

而李之问同样声名鹊起,晋身从六品鸿胪寺少卿,也没有什么人再说闲话了。

实际上。这是如今河东金国降臣,头一次真正进入大秦权贵的视线,亮相很惊艳,尤其是少了蜀人融入大秦朝堂所必须的漫长的过程。

鸿胪寺初立。声势却已不小,随后,皇帝陛下下旨,令鸿胪寺遣人出使回鹘。

最终定下来的正副使节,也让中书的大人们又头疼了几番。

正使赫然乃皇室宗亲,李氏宗族子弟。按辈分来说,是当今皇帝陛下的叔伯兄弟,在皇室之中,向有贤名。

李之问也挺倒霉,刚上任,手下没什么得用之人,只能亲自任副使。

又从长安国武监找了两个通译,年关还没到,天寒地冻之时,便于长安启程,踏上了漫长的旅途。

此事上自然有些波折,但皇帝陛下振振有词,皇室担天下之望,亿万生民奉养,怎能饱食终日,不思报效国家?

皇帝陛下的大道理说的很顺溜,显然已经深思熟虑过了,而且,晋国公赵石在此事上,也旗帜鲜明的站在了皇帝陛下一边儿。

于是,波折遂平,至于文臣们的种种担忧,被这两位君臣联手,给硬压了下来。

皇帝陛下还有意将宗族出使异邦定为常例,这一下,很多人也就琢磨出了其中的味道,一旦知道了圣意为何,从来也不缺少顺应皇帝陛下心意之人。

这事实际上并不算小,但在大秦成武七年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办了下来,也只能说,大秦成武皇帝选择的时机太好,或者也可以说,这个时候大秦皇权渐渐的开始走向巅峰,臣下们也开始日趋习惯于皇帝陛下的乾纲独断了。

大秦成武七年,就在这些纷纷扰扰中,走到了尽头。

年关将至,大秦内外,终于迎来了一段稍微平静些的日子。

外间,没有战事,内里,政争也渐趋于缓和。

不过回头看去,和成武七年开始的时候相比,大秦朝堂上下,几乎已经是面貌一新了。

在这样急剧的变化之下,却还能保持统治架构的稳定,可以说,大秦君臣上下这些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军事上的胜利,以及军政上的改革,齐头并进,让成武一朝初期,充满了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