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韩涵的焦虑(1 / 2)

这个寒假,对于韩涵来说,痛并快乐着。

自他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之后,他就被翰墨文化公司签到了旗下,翰墨公司向他约了一部长篇。

甚至,该公司为他定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青春文学,就写写他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写写苦逼的少年对于中国教育的认知,表现一下青春期的迷茫和烦躁、快乐与忧伤。

翰墨还给了他一个很有意味的书名:《三重门》。

这书名是什么意思呢?

据翰墨公司总经理刘泽来向他解释,三重门暗指的是一个孩子经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门槛,最后才能鱼跃龙门,进入大学阶段。

这解释很有味道的样子。

领完新概念奖,韩涵的心就如野马奔腾,再也收不回来了。

翰墨公司为他打开了另一扇可能的门:只要用心去写作,不用去苦逼的读书考大学,同样可以出人头地。

年方十五岁的韩涵心动了。

他回到家,就对父亲说,自己要立刻投入到跟翰墨签约的长篇小说的写作当中去。

韩涵跟翰墨公司签约,其父亲自然是知道的,韩涵还未成年,他要想签约,还必须由监护人同意才能行。

韩父之所以同意儿子签下这协议,也是迫于无奈。

儿子顽劣,对学习并不太上心,将来就是考个不入流的大学,到社会上打拼之后也会很艰辛。

现在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翰墨公司也是比较可靠的一家公司,那就不妨让儿子试一试好了。

现在,儿子说要马上开始写,他也表示了坚决的支持。

不仅如此。韩父还给儿子出谋划策,提了不少的建议,做了详细的指导。

韩父认为。儿子的才情是有的,文字功底也完全达标了。

现在写长篇的唯一一个阻碍就是。儿子可能对长篇的驾驭能力还不够。

幸运的是,翰墨公司还赠送了儿子一本名为长篇创作指南的小册子,韩父看了之后觉得写得很好,就交代韩涵认真学习一下。

而韩涵看了此书之后,也是大受启发。

在经过一番前期的资料收集、整理,小说大纲的撰写之后,韩涵于1997年的12月正式投入《三重门》的写作中去。

他激情四溢,情绪饱满。

他是上课在课堂上写。下课在家里写。

写到*或自己认为得意之处,还喜欢念给自己的父亲或同学听一听。

自然,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很快都知道了,韩涵在写一部长篇小说,而且小说写得还不坏的样子。

毕竟,新概念作文大赛是很轰动的比赛,韩涵能夺得大赛一等奖,这也是被学校视作一项荣耀的。

如果说,此前的韩涵籍籍无名的话,现在。他也变成了校内的一个名人。

他的老师找韩涵谈话,希望他能暂时先把写作放一放,毕竟。他这个年龄段,马上就要面对中考了,如果不好好学习,考不上重点高中的话,那将来想上好大学很难的。

韩涵对此自然是听不下去的。

他明确无误地告诉老师,自己对上学不感兴趣,自己也志不在于考大学,自己只是想好好地写小说,希望能在这上面闯出一点名堂。

没奈何。老师最终放弃了对韩涵的劝导,并将其归入不可救药的学生那一类。

学校里对韩涵写小说的事也是议论纷纷的。

绝大多数人认为韩涵这是不务正业。人们都认为,一个才15岁的孩子。写出来的长篇能看吗?

因为写小说而影响到学习,更是犯傻的事。

甚至有人挖苦讽刺说,韩涵这是走火入魔了,这孩子被文学给毁掉了,这辈子也休想有什么前途。

韩涵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努力写作着。

他写得并不算慢。

他一天下来总能写个四五千字的样子。

这样,到了98年元旦到来的时候,韩涵已经写下了十五六万字的稿子。

原本,按照他的设想,他这长篇可能也就十七八万字的样子。翰墨公司的人告诉他,十七八万字,已经可以出一本厚度不错的书了。

可是,他写了一个月的时间,已经积攒下厚厚的稿子,却发现,自己的小说越写越长,要写的内容似乎还有很多的样子。

这让韩涵有些焦虑了。

他在报纸上看过肖飞的不少新闻。

新闻上说,肖飞是个写作的快枪手,肖飞曾经用笔一天写下了一万六千余字,还能保证极高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