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听着高远的话,吴起有些兴奋起来,“每五年一个任期,那下一个任期,臣的确有信心争一下。”
“这就对了!”高远笑了起来,“距离议会选举还有十来天的时间,我想你该去好好的准备一下,不仅要让更多的议员认识你,也该去好好准备一下自己的施政演讲,让所有议员清楚的了解你准备怎么管理这个庞大的国家。至于你担心以后与严议政无法相处,我想大可不必,严议政不是这么小肚鸡肠的人吧?如果他真是一个这样的人。那他怎么能管理好咱们大汉这偌大的国家呢?求同存异,这点肚量他还是有的。”
“臣明白了。”吴起站了起来,深深的向高远躬下身去。“臣这便下去准备,王上说得如此明白,臣还不努力的话,那就真正辜负了王上的一片期望了。”
“好,你去忙吧!”高远挥了挥手,道。
吴起脚步极快的离去,此人也是决断之人。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接下来必然会大干一番。这一场龙争虎斗,也许没有严圣浩想得那么轻松,不过这也正是高远想要的。
三权分立,各擅其事。王者将只会成国家的象征以及裁判者,这便是高远想要建立的制度,从公来讲,这能让大汉不至于在将来因为权臣,内斗而垮掉,军队,司法,议会,政事堂。互相牵制,互相制衡,而从私来讲。将王家从斗争的漩涡之中摘了出来,只是作为一个裁判者出现,这样也能让他高远的子孙万代能存续,而且能安享富贵。不至于如历史之上的那些亡国之君一般,国灭,身死。烟消云散,什么也没有留下。
当然。这样的一个制度发展下去,也会造成将来很多政事将会在争议以及权力的平衡之中被拖延,决策拖沓,难以有效地集中所有的力量,但与好处比起来,这是微不足道的。或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尚能利用自己的威望,来将这些坏处降到最低,自己尽全力将外部的威胁全都灭掉,将来的事情,便要好办得多了。
自己还只是踏出了第一步,希望有生之年,自己能看到一个制度完善的大汉,一个能自我纠偏的大汉的出现。
距离大选举之日越来越近,严圣浩逐渐感受到了压力。而吴慈安给他带来的消息,更是让他有些焦急起来。吴慈安,以前是河间府的一位县令,也是严圣浩的下属,投奔大汉的时间更早于严圣浩,这些年下来,严圣浩已经是大汉次辅,而吴慈安也成了河间的郡守,执掌一方的大员,两人从最初的上下级关系,慢慢演变成了如今的政治同盟。严圣浩需要吴慈安在地方上的支持,而吴慈安也需要在中枢的严圣浩的照顾以便为河间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吴兄,你是说这些天吴起一直在四处拜访各地来蓟城的大议员们?”严圣浩脸色有些严肃。
“不错,严议政,我今日到访,也是看到严议政您毫无动静,还在忙到繁琐的政事,竟然没有将这一次的大选放在心上,虽然我也认为严议政您胜卷在握,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好,毕竟王上既然已经作出决意,万一到时候在选举的时候出现意外,那可就无法更改了。”吴慈安严肃地道。
“现在吴起已经取得了不少人的支持吗?”
“当然,据我所知,前魏地,前齐地的那些郡州的议员们已经表态支持吴起了。”吴慈安道:“虽然这二两地的议员数量只占所有议员的三分之一,但这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了,而吴起除了河间府的议员没有去拜访外,其它的可就到了,而其它地方的议员们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万一到时候这其中有人转投了吴议政的票,那可就麻烦了。”
严圣浩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起来。“以你之见,我现在要如何做?”
“严议政,距离大选还有几天时间,我们河间自不用说,肯定是全力支持您的,您现在要做的,便是去拜访积石郡,辽西郡,琅琊郡,河间郡这些地方的议员,只要拿下了他们,您就胜卷在握了,严议政,虽然您不去,这些地方的议员多半也会选您,但去与不去,这可是一个态度问题啊,如果让这些议员们感到议政您并不重视他们,到时候即便只有一小部分人转投吴起,也会让事态严重啊!”
“你说得是,吴兄,我马上就行动起来,不好意思,今天就不能留你用饭了,还要麻烦你多替我联络联络。”严圣浩道。
“议政放心。”吴慈安站了起来,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