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缺钱的烦恼(1 / 2)

一世吉祥 泰戈 1195 字 16天前

夏历隆昌一年五月初,杨致先后遣派三支武装船队出海,分别向三个方向的大洋进发。

之所以是武装船队而不是舰队,是因每支船队规模不大,船只仅有四五艘,军士不过千人上下。船队满载丝绸、茶叶、瓷器、农具等诸类物资,船只也没有配备最新的火炮与重弩。

显而易见,这是一次探索之旅。前世的记忆,近几年从各个商队搜集到的厚逾数尺的资料,终归只是纸上谈兵。杨致的命令十分明确:每到一处,先礼后兵。货物可以半卖半送,亦可以货易货。带回的当地物产,无须贪多,但品类必须齐全。每艘船只,必须有两人以上的专人负责记录航海日志,沿途必须极尽详细的描绘海图,记载各地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

杨致深知,依据现有的条件,第一拨探索船队走不了多远。用中土的话来说,东北亚、东南亚、太平洋近海中部诸多半岛或大小岛屿,现在仍是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原住土著人口有限,无论是生存状态与生产条件,与中华王朝相比落后不是一点半点。仅靠武力占据征服还不行,想要开发建设,施行殖民统治,都需要有人去做。西方式的航海探险,所到之处只要是文明有所不及,都不把原住土著不当人看,杨致很不认同。但有一点却是毫不马虎,严令每到一地务必刻石立碑,标注为“中华王朝杨氏领地”!

非但如此,杨致另下两道谕令:一是遣派船队出海,此后即为定例。以一年为期,有序轮换。船队规模、人手、航向,酌情而定。二是专为军中开设讲武堂。学制一年。首期学员为都尉以上军官,此后从校尉到什长以上军官,依次参训。普通军士皆可通过一年一度的专门考核。越级入学。学成之后,即授什长以上军官职衔。

船队定期轮换出海。旨在练兵,其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而开设军校,早在占据山东外海诸岛之初,杨致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碍于现实条件限制,一直未能付诸实施。这些年但有空暇,就细心整理编写教材。近现代的海权意识、军事理论与战法、战例,无不囊括其中。至于是否亲身教授,那得看有没有空闲见缝插针了。如若意识领先。战法领先,武备领先,试问天下谁堪与敌?

杨致用心估算,此后三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无论是远航殖民,还是维持现状,手上有一支规模在两万人左右的精悍之师,就已够用了。人数不多,军官不少,但须扩军。易于整训。素质上佳,装备精良,投诸实战。比规模庞大、靠人命硬填的军队只会更具成效。碍于船只动力暂时只能依靠人力与风力,最初配属五千军士的一支舰队,精简到三千五百人已是极限。建成四支这样的舰队,足以保证可攻可守,进退自如。

杨氏集团现在每年的收入,已经稳定在一千二百万两至一千五百万两之间。不管是小民百姓还是富商巨贾,乃至在当世帝王眼中,这都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天文数字。然而自登陆夷州以来,开销之巨大也同样惊人。先前在山东外海诸岛时。麾下人马不满三千,治下数万百姓因离岸较近尚能自给。是以应付裕余,从来不用为银子发愁。

投入产出不成正比。财政自然时常捉襟见肘。当年三家海盗合并之时,杨致就赋予江城璧掌管财政、负责后勤的重任,之后纵然是发生了北燕太子登岛夺权的风波,都没有另委他人。江城璧一贯尽心称职,深得杨致与玲珑夫妇信任。连旧主玲珑产子、杨致下令大赏一众部属,此公仍没忘了公私分明,居然伸手向杨致要钱。

每月数以万计的移民的接纳、安置,当世最为精锐的两万军士的军费开支,十余处匠作工坊的研发、生产运转,日益增加的诸多衙署官吏……,无一不是吞金巨兽。最大的问题是,这些都是投入,再投入,持续不断的投入,短期之内,几乎没有看得见、用得上的收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