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陆军政策(1 / 2)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1774 字 4天前

执行大陆军政策的帝国,其常备陆军(包括一线野战部队、地方守备部队、近卫军)数量就接近百万之巨,这数量堪比普法战争两国的前期参战兵力总数,如果是帝国进入战争状态,经过动员和扩展到,武装起两三百万数量的陆军并不是什么问题。

要知道美国内战时期,三千万人口的美国的南北双方都能够武装起来总数超过两百万的陆军呢,更何况是已经初步工业规模和庞大人口的帝国。

怎么说呢,玩海军的话,帝国海军只能是喊出追赶英法海军强国的口号,实行战略防御,但是陆军的话,自打中华帝国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怕过谁。

有这么一支强大的陆军,能够阻挡帝国的除了距离外,已经是没有其他什么可以阻挡帝国陆军的推进了。

帝国成立多年,虽然海军扩张看似热闹,每年都能够下水好几艘战舰,但实际上帝国的整体战略核心,依旧是大陆军策略。

一支强大的陆军,才是帝国的根基,这是林哲乃至国内大部分人士的核心观点。

这从帝国的中央财政支出预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1870年,帝国的中央财政支出预算总额约为六亿六千七百万圆,相对于1869年增长了九个百分点。

其中军费支出达到了一亿三千三百四十五万圆,占据财政支出的二十个百分点。

这庞大的军费支出中,海军只占据了相当少的一部分,大约是两千万圆左右,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被陆军系统所占据。

最近五六年来,帝国的军费支出整体呈现比较平稳的态势,保持在大约每年一亿三千万左右,当然具体年份会少一些,有时候会多一些,由于军费总额已经很少大幅度增长,同时财政收入却是稳步增长中,因此帝国的财政支出中,军费所占比例是逐年下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三十,最后到现在的百分之二十。

而且如果不出现意外,即没有大规模战争爆发或者严峻的外部威胁下,帝国的军费依旧不可能得到大幅度的增长,因此随着帝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军费开支所占的财政支出比例,将会持续下降。

内阁方面最近两年的目标,是争霸把军费开支压缩到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当然这种压缩并不是说直接通过削减军费,因为这是不现实的,帝国养着百万陆军呢,仅仅是人员的薪资就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目。

内阁方面想要的并不是说直接削减军费,而是想要遏制军费开支的总额,也就是死死的把军费总额钉在一亿三千万了,不再随着帝国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每年上亿的军费所维持的百万大军,这就是帝国对抗各国列强的底气所在!

相对来说,对海军的信心就是没那么足了,虽然说1870年度也是投入了两千多万的海军军费,折合英镑的话大约五百五十万英镑,而同样是1870年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费开支也不过九百多万英镑而已。

这钱花出去了,但是帝国海军绝对无法得到相对于英国皇家海军的一半实力!

因为海军是一个吃老本的军种,需要的不是一年两年的投入,而是持续数十年的投入,这一年几百万英镑看上去很多,但是随便造几艘战舰也就花的差不多了。

然后维持一支舰队的花费其实比造舰更加昂贵的。

除了战舰以及舰队自身外,各项设施的投入也是非常巨大,海军最近十年来为了修建各大的海军基地,基本上是每年都需要几百万砸下去,这些钱比采购战列舰都要多了。

此外帝国海军虽然拿着不少的经费,但实际上花钱的地方也多,首先帝国的优军政策,导致军人的待遇是普遍偏高的,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其人员的薪资是非常高昂的。

对于帝国的海陆两军来说,其实最花钱的不是采购枪支火炮战舰之类的,而是军人的薪资。

人员薪资的开支,一直都是帝国海陆两军的最大项开支!

此外,军方为了扶持国防企业发展新式技术,经常以研发合同的模式向各大企业下订单,然后拨付款项扶持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比如说舰炮这东西,海军要为了能够获得威力庞大的舰炮,往往会提前向各大兵工发去研发合同,以降低企业进行新式技术研发的巨大风险。

换句话来说,就会军方代替企业承担了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发风险,而研发技术可是非常花钱的。

各方面的因素加起来,实际导致帝国的诸多军费利用效能上,要比同时期的西方各国低一些,或者说低很多。

因为西方国家他们可以不愿不顾那么多,直接把钱用在采购武器和打仗上面,但是帝国军方所承担的责任就要更加沉重一些。

不过有利有弊,这些军费开支实际上最后还是会流向社会的,军人们拿了薪水,要养家到时候也是要花出去的,军人以及其家属手里有了钱,才能够购买各项工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