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2 / 2)

李璃上车的那瞬间,下意识地回头望了一眼——这高达十丈的红墙四面相围, 朱红色金浮钉的宫门高大沉重,若是闭上, 便造就了世上最坚固的牢笼,困住的不仅是里面人的自由和思想, 还有命运。

施愉想走了,试问李璃可愿相助?当初说的话还算数吗?

摇晃的马车渐渐停下, 李璃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忽然为自己的犹豫感到羞愧,在簇拥下进了王府,最终他吩咐东来道:“告诉愉姐姐,只要她不后悔,自是使得。”

*

大夏派出的使臣,二皇子赵宇遭遇刺杀,死在大燕境内一事,最终还是轰动了整个大夏皇城。

夏皇对次子是寄予希望的,不然也不会派他出使给予重任,然而最终还是死了。

他看着各自做伤心模样的几个儿子,听着耳边一个比一个激愤的声音,仿佛有多悲痛一般,义正言辞要求大燕给出足够的诚意方就此罢休。

年迈的夏帝看在眼里,忍不住悲伤发作了一次,可最终无力阻止,在各方势力的胶着下点了头。

大燕毫无意外地收到了从大夏而来的国书。

痛失所爱的夏帝在表达愤怒悲痛之余,要求大燕给出凶手和赔偿。

而且是狮子大开口的一要百万石粮银,二要惩治“凶手”,否则便是两国开战,以鲜血祭奠亡魂,绝口不提燕荆四州。

态度强硬,也无比蛮横,除此之外,还指明要求夏皇妃,五公主李曦回大夏。

这根本不是来解决问题的,而是纯粹的挑衅。

燕帝的病已经好了,坐在大殿上,当场砸了这份国书,阴枭的目光盯着下方的怡亲王说了气势如虹八个字:“要战便战,大燕无惧。”

大燕朝堂没有任何人反对。

这场战便在两国推动下,不管有多少人不愿意,终于还是到来了。

樊之远被任命为兵马元帅,远赴北疆。

李璃拿了这份国书,让八卦小报借此刊印,点燃百姓战意。

同时太后下了懿旨,让内务府挑选公主府,赐予了寿安长公主,展现了大燕誓死一战的决心。

粮草早就已经塞满了粮库,军饷也全部就位,又有勇猛大将,大燕不怕。

备战的圣旨正式下来,李璃的目光就盯向了兵部和户部。

甄为民头皮发麻,下令立刻装粮装军备。

虽然怡亲王的目光如芒在背,可是他心里是有底的,自从粮食收入库房之后,就没让人动过,户部一直有人手巡逻,如今就原样地将一袋袋的粮食从仓库里被扛出来直接装上车。

为了不耽误出征,尽早完成任务,户部还征收了大量人手装载,装卸的劳工一人肩上堆个七八袋,来来回回负重,在这样的强度下,三天就能将辎重准备好。

甄为民作为户部尚书,不坐堂屋,而是亲自到现场盯着,就怕有什么意外产生。

只要将大军送走,让怡亲王挑不出错,他就能松一口气了。

然而越是如此紧张,就越容易出纰漏。

晚霞出现在天边,来来回回的鼎沸人声渐渐平息,当他终于能够进屋喝口茶歇一歇的时候,忽然外头爆发出一阵哗然。

手上的还满杯的茶顿时洒了。

户部的粮仓主事仓皇地跑进来,一边跑一边喊:“大人,不好了!”

甄为民的心在这声慌张下立刻提起来,眼皮一跳,转头厉声问:“怎么回事?”

“粮,粮食洒了……”

甄为民一听,到嗓子眼的心又咽了回去,镇定道:“洒了就洒了,袋子不结实,重新收拾起来换一个装不就好了,少一惊一乍。”

甄为民被吓得差点砸了杯子,语气便有些怪罪的意思。

然而他执起杯子重新正要喝水的时候,粮仓主事便着急道:“可是大人,这洒出来的都是些霉米啊!”

话音刚落,甄为民终于拿不住杯子,砸在了地上,发出脆响。他顾不得这些,一把拎起下属的衣襟,难以置信地问道:“你说什么?什么霉米,不都是好的吗?他娘的收进粮仓后就没人动过,哪儿来的霉米?”

“这,这下官也不知道啊!”粮仓主管一个瘦小的人差点被甄为民给拎得脚离地,勒的都快窒息了,好不容易挣脱道,“您要不赶紧去看看吧,如今禁军已经在查其他几车粮了!”

别怪甄为民沉不住气,大惊失色,要知道这件差事他是一再谨慎小心,亲自盯梢,头发都掉了一大把,就怕出点意外。

然而马上结束的时候,居然还是发生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再也忍不住,大步走出去。

“方才一个人肩上扛了七八袋,大概是累了,没站稳,直接这么摔了,粮都洒了出来。边上人一看,这漏出来的米都已经发黑发霉,这还得了?边上不仅有兵部的人,还有樊家军!那个暴脾气的将军,当场就要将事情闹大,捅出去。”

甄为民走路带风,边上的主事一边跟着一边说,差点岔了气。

终于到了地方,边上围了不少人,户部的几个官员都在,似乎正与人争吵,有争执声传出来。

“扫什么扫,谁都不许动,这种粮食就是给猪吃,也是吃一头死一头,居然还打算给边关将士吃,究竟是什么居心?”

“娘的,平日里搜刮也就算了,这个国难当头的时候也敢以次充好,就不怕下地狱?”

这中气十足粗狂的嗓门定然是武将无意,粮食多重要,自然有樊家军的人在现场看着,看到这种粮,不得气疯了。

“不要血口喷人,这些粮进了粮仓之后就没人动过,甄大人亲自下令,日夜巡逻,原本什么样就什么样!”这是户部一位官员的声音。

“那这些霉米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