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妞妞,你在国外要注意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啊。晚上不要出门,外面不安全,还有你别给你的队友添麻烦……”
“知道了,知道了。”
楚白月一边跟她妈视频,一边在修正自己的新程序,这个程序很长,她打印成了字典厚的一本双面脚本,用来给自己随时记录修正的思路,铅笔写在上面,也比较好擦改。
她正处在最艰难的时候,因为他们这一组想要制作的东西跟其他人的东西都不太一样,他们在做的是三栖变形机器人。
防水问题并不严重,但是如何完美地达成智能机器人的变形确实是一个非常机械化的困难命题。
再加上他们人在国外,没有在国内那么好的修改场地设施条件——天阁二中给学生的技术设计实验场地跟设备在全国的高中当中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这是哪怕孟宁宁也不得不承认的一点,他家里是生产大型起重设备的,但是在小型精密化的研发上可能还没有天阁二中的学校场地好。
楚白月在团队里负责的是对程序的编写,而剩下的男同学们也又在程序上辅助她的,但他们主要的工作还是在实际制造跟反馈方面下功夫。
他们借到的制造场地是沐恒出面帮楚白月他们借的,沐恒家里有钱,好歹也是个国际前列的大型企业,借个场地还是容易的。
难的是找指导。
国内的老师不可能全部都陪着他们出来,毕竟绝大部分都是有教课的,而且他们各自也有自己的工作,在技术上的指导也并不算太过专业。
到了这种程度的国际科技赛事,很多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单纯个人努力程度的比拼了。
在每一个小组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核心技术指导、顾问,这些存在看似毫无瓜葛,但是实际上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最后的评奖结果,甚至世界舆论。
这其实就像当年第一批带着那个“智能”服务生机器人千里迢迢地赶来参加博览会的天二学长们一样。
他们当年并没有什么专业的指导老师,唯一随队来的还是楚教导主任。
楚教导主任在技术专业上并没有太大的造诣,所以也无法指导大家。
所以,尽管楚教导主任在学生们努力的过程当中找到了终于有空闲的老同学来帮忙指点一下,老同学面对着这群基础实际上“很差”的学生做出来的程序框架,最多也只能摸摸锃光瓦亮的脑门,来了一句——“能实现功能就行了吧?”
跟那批学生同一届的博览会金奖其实是颁发给了另外一个小组的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