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淘尽金陵(2 / 2)

旧书大亨 镔铁 2229 字 1个月前

林逸耸耸肩,在后面嘀咕:“不会是精神科的吧?看起来真像。”

……

南京旧称“金陵”,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历代的读书氛围都很浓厚,很多文化名人都曾在这里读书、求学;正是由于读书、爱书人很多,南京的私家藏书风气自六朝至今一直很兴盛;同时,夫子庙、朝天宫等地历来是淘书一族的乐园,在国内古旧书交易市场颇有名气。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建设,南京城里淘书的地方越来越少,前人读书、藏书的地方也渐渐被淡忘。

旧时读书人大多爱逛旧书摊,那份乐趣大有鉴赏家之入古董铺,徘徊流连,乐而忘返。南京历史上的旧书市场很繁荣,太平南路的花牌楼、朝天宫的鬼市,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可是,如今的古旧书业似乎成为“冷门”,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现在南京哪里还可以淘旧书?

对于林逸这个四上价格持平,对林逸来说,等于无漏可捡。

那位胖乎乎的古籍书店经理得意地对林逸介绍道,古籍书店最初主营历代雕版、活字版、铅、石、影印本等,在全国享有知名度,“上世纪**十年代,可以说是‘门庭若市’。”“有一次,我们从北京进了一批线装书,对折销售,得到信息的读者每人抢了几摞,排队几十米,跟不要钱一样。”他笑着说。

2000年以后,书店生意逐渐冷清。“一方面因为珍贵古籍少了,外面几乎收不到好书,货源匮乏。”他介绍,店内有部分库存古籍,不乏珍品,但卖一本少一本,舍不得卖。镇店之宝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孤本《江宁县志》,世上仅此一本,绝对举世无双,至于它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堪称无价之宝,“哪个书库我都不能告诉你,任何人都不外借。”

对此,林逸只能一笑置之,“镇店之宝”之说自古有之,不过到底是不是宝贝,还要看对什么人而言。那位书店经理根本就不知道林逸是何方神圣,更不知道林逸手头有宋元刻本,明清古籍数不胜数,作为整个藏界的五品玩家和藏家,林逸的名气如今在整个收藏界都是很有名的,只是知道他庐山真面目的人少之又少,何况他看起来是这么年轻。

在这家书店,林逸用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到了十三本线装书,按照书店经理的话来说,“这些书都是好书,只是可惜品相差了点,如果修复的话又得不偿失,于是就便宜给你吧。”

十三本书,一共才花了300多块钱,对于别人来说这些都是旧书中的渣儿,但对于林逸来说,却是难得的“漏儿”,要知道,这些书只要用他的灵气稍微修复一下,就能够卖到3万块以上。

……

按照自己打造的南京淘书地图,林逸接下来又来到“唯楚书店”。

来到这家书店时,林逸立马被门头上的四个字怔住了,书法遒劲有力,品位不凡。相比于其他小书店,这家的空间算是很大了,书架上挤满了书,十来个顾客在埋头挑书。

老板告诉林逸,他姓汤,三十多岁,湖南人。小汤老板从事旧书店经营已经6年多了,刚开始时是在南京打工。起初书店较为破旧,空间较小,图书堆放拥挤。最近他把隔壁的潇湘书店收购了,书店环境比以前好了许多。

正想继续深聊,汤老板一脸歉意地说,要出去进货了,便匆匆离开了。林逸于是就在店里面随便转悠,见有几个老顾客,大家又都是爱书之人,于是就闲聊开来。

“老板人很精明的,也很勤奋。书店刚开张时并不起眼,能够生存下来,说明汤老板确实有自己的一套。他几乎每天都出去收书,有时也去上海文庙,所以该店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好书,价格也还公道。每当汤老板从上海进货回来,总有书友等着看他拆包选书。”老顾客张先生明显是个话痨,对林逸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搞得林逸差点都没空淘书了。

首先林逸见书架边上有本包着书皮的书,没写书名,去掉书皮见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话本选》,因有书皮保护,品相很好,于是问书店伙计,“怎么就一本?不是两本吗?”

“边上还有一本”。

一看,也是书皮包着,打开来看看正好一套。

伙计说,“这书可就贵了。”

“多少?”

“30,老板自己的书”

“20元吧。”

最后20元要了《话本选》。一半原因是冲着品相才买的。

再之后陆续分别买了:

1.《形意拳器械技击功法》,林逸本来一直对武术兴趣不减,这本又是作者签名本。5元。

2.《中国笑话大观》,都是文言文的小故事,想着以后闲来没事翻翻,起码自娱自乐,5元。

3.《大观—北宋汝窑特展》,这是今天淘的最喜欢的一本,2006年故宫博物院出的,印的相当精美,书是精装本的。开价50,还价30,最后30拿了。

林逸也是转了几圈无意中才发现这本书的,奇怪竟然没被早早抢走,还能说啥,缘分!

之后林逸略一查询,就这本书市场价最低价也要350多,看起来也算是个“漏儿”。

……

在青岛路南京大学附属中学隔壁,林逸找到了这一带资历最老的“学人旧书店”。比起“唯楚”它稍显简陋,店面狭小,但人气一点不差,下午三点多,顾客络绎不绝。这里的图书多且全,品位也较高,分门别类地摆放,十分醒目。每本旧书最后一页都用铅笔标了价格。

老板姓阚名炜,是一个帅小伙,瘦高个,戴个鸭舌帽。通过闲谈,阚炜告诉林逸,“刚开始我只是在朋友书店帮忙,做着做着就来了兴趣。总觉得能在自己手里找到别人一直在寻找的书,或是补缺一本书,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卖古旧书与卖新书不一样,读者为什么要到旧书店来找一本书?他会告诉你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慢慢积累下来,我们自身素质和书店的进书质量都会得到提升。”

阚炜很健谈,他讲了一件有意思的事。2002年,他在朝天宫地摊花一百块淘了一本中央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目录,书上有校长、教务组长和图书馆长的签字和盖章,因此这本书就有了收藏价值。“后来这事不知怎么的传到了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耳朵里,他就天天来店里找我,先是劝我捐给学校,颁一个荣誉证书给我,我不答应。又说要我卖给他,我不想卖,真正喜欢的书哪舍得出手啊?这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通过闲谈,林逸知道,这位小老板阚炜对版本目录很有研究,什么书卖什么价他门儿清。因此想要在他这儿“捡漏”估计很悬。

结果也的确如此,林逸一本“漏”,没捡到,只不过买了三本书话类的,一本《书情书色》,18元;《茶店说书》,21元;《听橹小集》,10元。

……

走出这家书店,抬头看看天空,夜色已暗,竟然一眨眼又过去了一天。

背着满袋子沉甸甸的书籍,林逸心中却觉得无比的充实。不过仔细一想,看起来想要淘尽金陵所有书店,看起来任重而道远。

继续努力吧!林逸给自己打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