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上有很多道观,虽然各自传承的道派不尽相同,但也算是同气连枝。
传说,在春秋时道教学说的创始人老子曾隐居于王屋山悟道,而后写出千古名著《道德经》。
继老子之后,到王屋山隐居悟道者比比皆是。
道家高人多了,留下的道统自然就多了。
数千年来,王屋山上修建了阳台宫、紫薇宫、清虚宫、十方院、灵都观等规模宏大的道教宫观,使王屋山成为华夏道教活动中心。
不过,这里数量最多的,其实是散修。
比如刚加入真武仙宗的陆机,在王屋山的某处就有一间小茅屋。
所谓散修,包含自修入门的、传承不清的、一脉单传的、实力衰微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虽然来历和实力不尽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穷。
是的,贫穷。
这种贫穷不是说他们没钱养活自己,一个修炼者想过上好日子不难。
这里的穷,是指修炼资源上的贫穷。
聚灵大阵不是只有陈枫会布置,王屋山上的每个道观,基本都有聚灵法阵,也许大小不一,但功能是一样的。
道观传承越久,就代表这个道派传承越久,底蕴积累最足。
如阳台宫、紫薇宫、清虚宫,都有上千年历史,此三大道观在王屋山最大,实力也最强,道法传承最完整。
青元子便是出自阳台宫,不仅在王屋山声威显赫,在整个华夏修炼界也是德高望重。
至于他的境界,据说离先天只有一线之隔,只是因为年纪太大了,才无力突破。
一百多岁的老人了,潜力几乎耗尽。
陈枫和沈梦上到阳台宫,只见一个穿着青色道袍、眉清目秀的小道童立即迎上前来,向二人低头拱手。
“青元子师叔祖已命晚辈恭候多时,两位请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