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江山万里天——江万里(1 / 2)

倾宋 然籇 1692 字 9天前

ps:从今天下午开始有三天限免,加之考虑到最近学校事情比较多,所以每天只更新半章,另外将一些原本写过的文章放上来,还希望大家见谅。另外限免时间有限,可以先把vip章节下载下来,便可避免再次收费.更多文章内容请于天天快报或腾讯新闻等平台关注本书作者个人企鹅号“漫卷”。

文明有光明之时,亦有黑暗之时。

有光的时代,人们可以看到这个时代中有为之人的身影;而黑暗沦亡之时代,其中焕发出光彩的人,哪怕是他们的光芒再怎么耀眼,都有可能被忽略。整个时代就像是一个巨大难以突破的囚笼,后世之人躲避着它,也忽视着它。

而宋末,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宋史》语焉不详,有关史书相比于强汉盛唐寥寥无几的时代。

满门忠孝

曾有这样一群人,在这个黑暗的时代中,想要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保江山社稷不移腥膻,道德文章不堕宇内,而他们之中,最大的一支力量名字叫做“都昌江氏”,其领袖为宋末名相江万里。

当拾阶而上都昌江氏宗祠,至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样一副对联。

兄宰相,弟尚书,联璧文章天下少;

父成仁,子取义,一门忠孝世间稀。

为了一个即将陆沉的时代,这个家族付出了鲜血。

而本篇文章的主角,便是都昌江氏家族的领袖江万里。

太子书名

江万里,原名临,字子远,号古心,今日江氏宗祠之名称“古心堂”便来源于江万里的号。江万里生于宋宁宗庆元四年的十一月十六日(公元1198年),其出生地都昌江家山村是江氏在都昌的主要居住地之一,只不过此时的江家山村百姓还并不知道,在七十年后,从这个村子中走出去的几个年轻人,将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支撑起这个国家最后的一隅天穹。

江万里年幼好学,勤奋上进,于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贡入太学,而此时他也迎来了尚且短暂人生中最荣光的事情,当时的太子赵昀,也就是后来的宋理宗喜爱江万里才学,将他的名字书写于自己的砚台上,从而确保自己不会忘记。

而江万里也不负信任,在四年后登进士第,其策论之中对于郭子仪在国家危难关头力挽狂澜之胆识和爱国情操极为仰慕,被主考官给予“高古文也”的极高评语。

组建书院

嘉熙四年(公元1241年),在宦海之中渡过平淡十年的江万里,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节点,就在前一年,江万里以资质知吉州军,成为一方太守,而意识到江南西路(宋行政单位,相当于今江西省)此地多才子栋梁,而且自己又是江南西路本地人,当服务桑梓,所以江万里于吉州军庐陵县赣江河心的白鹭洲上建立了白鹭书院,并且自为山长。

或许在数百年后的现代,白鹭书院相比于岳麓书院等等大名鼎鼎的书院,已经很少为人所知,但是在当时,白鹭洲书院的成立为吉州军甚至是江南西路的莘莘学子们带来了希望,而宋理宗,也是当时在砚台上写下江万里名字的太子,为这座书院亲自题写了匾额,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座书院在当时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如果说在当时,这座刚刚组建的书院还只是因为皇帝的青睐而名声斐然的话,在之后的几百年科举时代中,白鹭书院为各个朝代培养了十七名状元和两千七百名进士,占据此后七百年科举考试中所有进士的一半。而更应当为人瞩目的是,这十七名状元之首,便是名垂青史的文天祥。而辛(弃疾)派三刘之一的刘辰翁和最终在崖山赴国难的礼部尚书邓光荐,也是文天祥的同窗师兄弟。

浮沉宦海

因为白鹭洲书院以及后来陆续组建的另外两所书院而声名大噪的江万里,很快便青云平步,也终于得到了宋理宗的信任和任用。此时年轻气盛、刚正不阿的江万里,对于朝野上下对北方的妥协和对于百姓的压迫甚是不满,在朝野上以一己之力和投降派以及其余趋炎附势之徒以理力争,如果不是宋理宗多有庇护,江万里很难自保。

淳五年三月(公元1245年),宋理宗与江万里谈论朝野事宜,面对宋理宗的劝说,只是用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君子只知有是非,不知有利害。”

只要真理是正确的,怀有一腔热血的江万里愿意以死力争。

同年十一月,江万里在朝堂上以一人对实力强大的投降派,终于劝说动宋理宗,启用主战派赵葵主持军事。正是因为江万里的这一次全力争取以及赵葵的的确确的能力,南宋才能进行足够的军事准备,从而没有因为蒙古的南下手忙脚乱。

一时间江万里“论议风采,倾动于时”。不过在此次之后,江万里也彻底成为投降派眼中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