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除旧布新【4000字二合一大章】(1 / 2)

寒门首辅 一袖乾坤 2484 字 9天前

杨廷和......

若论能力,杨廷和绝对没问题,若论气场杨总督也绝对够大。可谢慎觉得眼下宣大离不开杨廷和,就像陕西离不开杨一清。

在历史上二杨都做过内阁首辅,足以证明他们的能力没有问题。但假使把杨廷和调回京,叫其入阁参与政务谢慎和李东阳自然可以轻松一些。但那和饮鸩止渴有什么分别?杨廷和比谢迁只小十岁,说句不好听的也快到了致仕的年纪,弄不好再干个十年也得乞骸骨了。叫一个快致仕的人入阁即便干出了政绩又能待上几年?

这可和谢慎提拔青年才俊的思路不一致啊。

倒是杨廷和的儿子杨公子不错,就是太年轻了一点。等到他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供职,熬上几年资历都已经是小十年了,那时候恐怕谢慎和李东阳已经累死了。

“咳咳,木斋公,谢某自然知道石斋公的能力足以胜任阁臣。只是现在宣大离不开石斋公。不知木斋公还有别的人选推荐吗?”

谢迁沉吟了片刻,幽幽说道:“剩下的都是些入仕未久的年轻人,恐怕......”

谢慎连忙道:“这倒也无妨,有志不在年高嘛。”

谢迁点了点头,心道四明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要是因为年龄就把年轻人排除在外,确实有些不公平。

“若说年轻人确实也有几个不错的,依老夫看顾昆山便很不错。”

谢迁一边捋着胡子一边说道。

“顾昆山?”

谢慎愣了一愣,显然没有反应过来谢迁说的是谁。

谢迁笑了笑道:“四明你应该见过他的,此人是弘治十八年的状元郎,初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初年升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

谢慎恍然大悟,原来谢迁说的是大才子顾鼎臣啊。

顾鼎臣生于成化九年,字九和,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顾大才子的升迁轨迹委实和谢慎很像,一样是状元出身,授予修撰,一样是在不久后擢升为东宫讲官。

可惜顾大才子这个东宫讲官远不如谢慎的给力。

道理很简单,谢慎任职东宫讲官时,少阳之主是根正苗红的朱厚照,大明帝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这个时候当太子的老师,不就是等于保送阁臣的位置吗?

再来看顾大才子,弘治十八年的状元,还没来得及和皇帝陛下套套近乎,弘治皇帝就一蹬腿归天了。

按照惯例,在翰林院任职几年后顾大才子理应被授予东宫讲师的官职。可当今天子刚刚即位,哪里有什么子嗣,这东宫讲官纯粹成了一个虚职,糊弄人的嘛。

能给太子讲课的老师和不能给太子讲课的老师可是有本质区别的。顾鼎臣在翰林院还可以装一装小鲜肉,来了詹事府就只能苦逼的对着空气幻想,蹉跎岁月了。

等到皇帝陛下收了心有了子嗣,再到小皇子被封为太子出阁读书怎么也得十年吧?再不济也得至少七八年,到时顾鼎臣可就要小鲜肉变老腊肉了。

当然,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发展下去,正德皇帝意外驾崩,顾鼎臣就要接任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并将在嘉靖十八年代替夏言短暂出任一个月的内阁首辅,达到人生的巅峰。

不过谢慎既然穿越了,就不打算让历史沿着这个轨迹发展。

道理也很简单,他很看不上嘉靖皇帝这种刻薄寡恩,生性凉薄的君主。

你都不真心待臣子,把臣子当做牛马驱驰,指望臣子给你卖命?开玩笑呢吧!

看看夏言、张璁、严嵩、徐阶,哪一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嘉靖皇帝以为自己深谙权术精髓,制衡之道炉火纯青,殊不知他把大臣当猴耍,大臣还把他当猴耍呢。

真论起来,嘉靖皇帝也就最多是慈禧水平,完全和雄才大略搭不上界。

谢慎前世时研究的就是嘉靖、万历时的历史,没少写论文吐槽这爷孙俩。

比起英明宽厚的弘治帝,勇武赤诚的正德帝,嘉靖和万历对大臣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简单的打个比方,在弘治、正德朝做官就是单机游戏中的简单模式。而如果把朝代换成了嘉靖、万历,在这两朝做官等于把游戏难度调成了地狱模式。

谢慎当然不想给自己增加游戏难度,故而朱厚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安陆做王爷吧。皇帝这份职业真的不适合他。

按下这些闲话且不提,再说这顾鼎臣,此人的品性十分不错,史书中多是褒扬,属于可堪一用之人。

最重要的是年龄合适啊。

顾鼎臣今年正好三十五岁,已经在翰林院、左春坊历练过,正是适合提拔的年纪,比起年纪更大的杨一清、杨廷和更适合入阁参政。

“原来木斋公说的是顾九和啊。谢某也看过几篇他写的文章,皆是言之有物,我大明便需要这样的栋梁。”

谢迁只是推荐了一下顾鼎臣,没想到谢慎也对其很看好,顿时生出一股感慨。

不愧是他谢迁看上的接班人,眼力果然不俗......

谢慎显然不知道谢迁此刻的心理活动,不然真得一口老血喷出来。

谢老大人,有您这么自己夸自己的吗?

“不过此人仅仅是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官位还是低了一些,就这么提拔入阁恐怕不太合适吧。”

谢迁话锋一转,不无担心的说道。

虽然内阁大学士只有五品,并不算是高官,但往往都会兼任六部尚书,有时甚至加三公三孤,可以说是二品起了。

在谢迁看来,顾鼎臣的起点非常好,状元出身,授官翰林,词臣翘楚,侍班东宫。这么好的苗子只要提点一下,任职个侍郎,再入阁就不那么突兀了。

“恩,这点确实有些不妥。不过以顾九和的能力,入职六部也是迟早的事情。谢某相信陛下肯定也会提拔他的。不过在此之前,还望木斋公能够再挺上一挺啊。”

谢迁瞪圆了双眼,惊愕的看着谢慎。

原来这小子在给自己下套啊,难怪他前面兜了那么大的一个圈子,原来真正想说的在后面!

......

......

谢迁现在真后悔给谢慎推荐了顾鼎臣。

此人虽然是个很不错的苗子,但是实在太年轻了,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入阁不太合适,又不是谁都像四明少年老成。

如果是杨廷和或者杨一清入阁,不管是资历还是威望上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难道他真要为了给顾鼎臣这小子铺路而再干上一年?

谢迁很痛苦啊。

官做到他这个份上早就做够了。想一想若是当初跟着刘健一起致仕,怕是现在早已经过上含饴弄孙寄情山水的快活日子了吧?哪至于像现在这样整日案牍劳形,为大明江山费心费力。

谢慎当然不希望谢迁就这么致仕,站在他的立场上这无可厚非。

有个经验丰富的老次辅在旁边督导指点,带带新人,他也成长的快些啊。

至于顾鼎臣的事情,也占了些因素。

“四明啊,你且容老夫想想。”

谢迁倒不是起了恋栈之心,如果可以的话他恨不得现在就力荐顾鼎臣出任礼部右侍郎,这样一来其入阁参与政务便名正言顺了。大学士的头衔都可以不用加,先观政学习嘛。

他是放心不下谢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