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个古玩行也不会承诺它卖出去的东西保真,买或不买,全看眼力,交学费吃药、打眼亦是愿者上钩。
只是,因为店里边的渠道会更好一些,它们手上收上来的物件,因为有坐堂掌柜的掌眼,相对真实度高一些。而不乏二道贩子、摸金校尉送上来的虫儿,要真有好运气,碰到那么一两件这都说不准。
陈博和塔娇娜没有更好的主意,便决定,吃罢饭去店里瞧一瞧。
三人没有离开潘家园,这潘家园市场里就有一些小店,他们以填饱肚子为主,就去了一家饺子馆,凑合吃了一顿饺子,然后三人就又来到了潘家园的市场。
比起这地方瓷器的泛滥成灾,并且多是假货,现代精品,下午的时候,许飞想着就去看看书画,正好他也想着买一副画挂在自己房间,彰显文化气质。
而塔娇娜对于去看画也表示期待。
这陈博也能理解,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写书作画,也在于书画作品就能够最好的将满腹的才华表达,比起那些瓷器,木器,甚至青铜器,书画作品更能体现文人的灵魂,艺术美。
因为潘家园的书画店面特别多,许飞上午没给陈博和塔娇娜独处的时间,吃罢饭,他就提议分头行动,稍晚会和,陈博倒也同意了下来。
和塔娇娜逛了几家店后,陈博来到了一家雕版画店,这家店的老板并不是皇城人,是从安惠池州来的。
素闻安惠徽派艺术不凡,陈博来到这家店的时候,即被那些雕版画吸引。欣赏着这店内不下几十幅的雕版画,陈博在看过了十几幅之后,眼下的这一幅却叫他停下了脚步。
这是一个木版年画雕版,陈博以前不清楚,可因为从那唐诗精华录里发现了信札后,陈博已经了解了年画雕版这门艺术,他更加确定,这幅年画就是桃花坞的年画。
画面上画的是三个小孩,一个抱着金鱼,一个抱着仙桃,另外一个则在跟两位讲着故事,栩栩如生,画面充满了志趣。
史料上有过记载,木版年画出现于唐,普及于宋,而兴盛则是于明清。年画的题材非常的丰富。
河南的朱仙镇、金城的杨柳青、杨家埠、蜀都的锦竹和苏州桃花坞,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
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题材自然纷杂多样。
最常见的便是门神系列,像是一些演义里边,或者神话传说里的人物常被乐此不疲地使用。
眼下这个仙童抱桃也是广泛应用的年画之一。
陈博所以停下来,一是他受到那信札的影响,因为这便是桃花坞的年画,就让陈博有好感。另外更多的是陈博发现这木板年画尽管品相看新,但应该是个老物件。
老板看到陈博饶有兴趣地看着那幅年画,上来笑嘻嘻介绍道,“小伙子,看年画啊?你看这一幅是明朝桃花坞的年画雕版,它看上去品相不够古老,但的确是明朝的,能保存这么完好,绝对是珍品了。”
“桃花坞,你应该知道吧?在现在的苏州城内,那里的年画可是有个美誉,叫做姑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