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毅哈哈大笑道:“到时候,在股东们商量这件事的时候,就要看你舒大公子说服力了,而且应该是经过艰难地努力最终才说服了大多数股东的……对吧?”
听到关毅这么说,舒康尴尬地笑了笑。
康平路。
这条东起高安路,西至华山路全长不到一公里的柏油马路,路宽15米至16米,道路两侧法国梧桐成荫。
海州作为华夏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全球知名的国际大都市,有不少地方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如淮海路、外滩、静安寺等等……但要说海州真正的中心,很多人不知道正是康平路这条默默无名的小马路。
康平路,原名麦尼尼路,由法租界公董局于1922年修筑,据说这条路名是用一位法国侨民的名字命名的,这个麦尼尼到底是何许人也,史书上也并无记载。
倒是不少在康平路生活过的知名人士,为这条小马路带来了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这些人中有海州纺织大王吴昆生,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及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大特务头子陈氏兄弟都曾在康平路居住或置办过房产。在这条街上还有一大片属于华夏第一财团家族的陆家族宅。如今这些老建筑都已经成了人们凭吊历史的见证了。
那个将海州称为“十里洋场”的时代已经远去多年,康平路却依旧以宁静的气质袒露于世人,那些历史的沧桑被掩埋得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有马路两边,风格各异,多姿多彩的老房子。
康平路上的建筑,时间跨度较长,既有20世纪初建造的,类似官家大院式的“宅院”和老城厢平民住房,也有1940年代中建造的,欧美风格的花园别墅和成片的西式里弄洋房,还有在1980年代以前,为数不多的高楼建筑和很罕见的平房式洋房。
在这片老建筑之中让康平路被称为海州“中心”的,却是一片看似平平无奇的建筑——海州市委大院。
从1949年建国之后,海州市委办公厅就一直位于康平路68号。在老一辈的海州市民口中,这个海州最高的权力机构就一直有一个“康办”的指代词。
近三十年里,海州一直在变,拆得拆,建的建,太多的马路大搞建设而面目全非,只有这里居然奇迹般地不动声色,操持了原来较好的风貌,甚至连一个商店都没有,似乎城市的烦乱与躁动,始终与这里无关,或许这才是康平路的“神秘”所在。
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海州市委大院的旁边,有一条小小的夹道。两道围墙一边是市委大院,另一边是一片掩映在绿树花草丛中的花园小楼。
这条夹道看着很不起眼,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想要从这条小路上走,那却是不太可能的,小路的路口有一个警卫室,路口有一个禁止通行的栏杆。这简单的设置让人能够清楚明白地知道这条路的里头是一个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