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有种直觉,兴许她再仔细找找,兴许还能找到第二封。
果然,在书封折角的一侧,她发现了。
还是一张拇指大小的爱心,不过,它是黑色的。
同之前的那个相较,还真有“黑白配”之感。
名字也让云起眼前一亮。
“
诗似的爱和“诗的忏悔”
1770年10月,歇德随友人访问斯特拉斯堡附近的乡村萨森海姆的一-个善良好客的牧师之家.在这里,他和牧师的小女儿弗莉德丽克发生了热烈的恋情。歌德这样描述他第一次见到她的印象:
剃那间,她走进门来,这时,真好象在这个田舍的天空升起了一颗最娇美的明星。两姊妹都还是所谓德国式的打扮,而这种已过时的民族装束同弗莉德丽克却特别相称。一条不到脚踝的镶边的白色简裙下面,露出她那双特别秀丽的小小的脚;加上一件白色紧身马夹,一条黑绸短裙,使她打扮得既象乡村姑娘又象城市小姐。她身材苗条,步态轻盈,显得无挂无碍;她那分外纤柔的脖子,托着那俊俏的脑袋,上面扎着一条金黄色大辨子.她那乐滋滋的蓝眼睛认真地顾盼着,美丽而微低的鼻子自由自在地在空中嗅着,仿佛世上不可能有任何叫人发愁的事存在。她的手:臂上挂着一顶草帽。这样,在最初相见的:一瞬间,我就感觉到了她的全部幽雅和娇美而心花怒放了.(《诗与真》第10卷)
吃饭时,弗莉德丽克坐在歌德身旁,象小喜雀一样以喃喃细语向歌德描述各种有趣的事物,晚上,他们又手挽手地在月光下的旷野里散步谈天.歌德不断地把她及她一家同英国作家哥尔斯密1766年出版的小说《威克菲牧师传》中的人物作对照,后来并和她谈起这部小说。两人情投意合,难舍难分。玩了几天后歌德回到斯特拉斯堡,接着就开始了频繁而热情的书信来往.歌德不断地造访萨森海姆,无拘无束,谈天说地,接吻戏谑,跳舞狂欢,结伴出游,陶醉于乡间自然之美,“享受那儿清澄天空的光辉,肥沃大地的壮观,和煦的黄昏,温暖的夜。”歌德在开初曾担心那个跳舞师的大女儿魯仙德的诅咒会应验,怕自己的吻会给弗莉德丽克造成灾难,但沸腾的恋i情很快使他打消一切顾虑,他说:“在弗莉德丽克身边我感到无限的欢说,我谈笑风生,意兴洋溢,机智幽默,踌躇满志,而对她的情感、尊重和倦恋又使我的举止很有分寸.她也一样,坦率,爽朗,体贴,健谈,同时向我吐露真情。我们似乎只是为了聚会而活着,只是为了对方而活着.”他们真挚地发誓相爱不渝。
这欢乐的恋情,加_上赫尔德尔的文艺观的影响,使歌德在这段时间写出了著名的抒情诗《萨森海姆之歌》和脍炙人口的《五月之歌》.正是在《五月之歌》里,歌德把对自然的美的歌赞和对人的美的歌赞,把爱情的渴求和事业的追求统一在一起了:
在我眼前,
大自然何等灿烂!阳光普照!原野欢笑!
在每个枝头上,花几竞相开放,从灌木丛里,
无数的声音歌唱.
人人喜悦,,个个欢畅。
啊,大地,啊,太阳!啊,幸福,啊,希望!
啊,爱情,啊,爱情!美如黄金,有如清展那山上的云!
你庄严地祝福这清新的原野,这繁花似锦的整个世界。
啊,姑娘,姑娘,我是多么的爱你!你的眼睛多么明亮!你又是多么的爱我!
就象那云雀,
喜爱歌唱和穹苍.就象那朝花
喜爱大气的芳香。
我爱你爱得
热血沸腾,
你给我带来了青春,欢乐和英勇。
去谱写新的曲调,去编排新的歌舞。只要你爱我,就永远幸福!
然而,“谱写新的曲调”的事业追求同“美如黄金的爱情”却未必能始终统一,要拥抱“整个世界”的诗人毕竟不能永远满足于情人的拥抱,萨森海姆乡间的天空也渐渐无法容纳感应着狂飙突进的呼唤而展翅飞翔的苍鹰。弗莉德丽克-家的斯特拉斯堡之游,更使歌德体会到农村田舍长大的弗莉德丽克姊妹同城市文化的距离。歌德竟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感情:“我终于看见他们动身回去了,我的胸中象是落下-块大石那样。”他为自已和弗莉德丽克的爱情关系而渐渐不安了,他心中产生了“这种使人陶醉的爱情....会领我们到何处去”的疑问,他想道:“这样的盲目地灌注的青春的爱情,可用黑夜里发射的炮弹为喻,弹丸循着一条轻柔发光的直线上升,直至天空的星辰之间,甚至象是在那儿停留一会,然后循着同一的路线,只走相反的方向,落下来,到末了,破坏了它落下的场所。...我对于未来已昏昏然看不清楚,而光阴的流转和种种迫切的事务的压力又使我无暇分心顾及.”(《诗与真》第11卷)终于,理智促使歌德中断了这场恋爱,虽然:感情上“依然醉心于过去的风流韵事“,仍然频繁地互相通信。1771年6月歌德在弗莉德丽克家中跟她痛苦地告别。8月他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就回到法兰克福家中,回家后歌德才给弗莉德丽克写了诀别的信。这给弗莉德丽克造成极大的创伤,这个无辜的可爱的姑娘终身未嫁.
这也是歌德第一次完全由于他自己方面的原因而给爱他的人带来痛苦,他为此深深自责,痛;悔不已。在近半个世纪后,当他已六十岁时,他还写道:“弗莉德丽克对于我向她诀别的信的复信使我心碎了,...我这时才第一次感觉到她所遭受的损失的严重,总找不到弥补它、甚至减轻她的痛苦的办法.她始终在我的心目中出现,我老是觉得我是失去她了,最糟糕的,就是感到这回的不幸是由于自己的不可饶恕的薄幸.格丽琴是给别人逼走,安妮特是她自己抛开我,而这回却是我破题儿第一遭要负疚了。我创伤了那最美好的心,直刺到它的最深处,这样子,一种享受惯了的欢畅的爱情失去之后,阴郁的懊悔的日子是极其苦痛的,极难堪的。”
于是歌德又把这种爱情经历和感受化为文艺形象,进行“诗的忏悔”(poetischebeichte).他说;“与弗莉德丽克的诀绝使我痛苦不安,这时候我又照向来的做法,乞怜于诗歌艺术。我继续做我习惯的诗的忏悔,为的是通过这种自责的惩罚来得到内心的赎罪。在《葛兹》和《格拉维果》中两个玛丽和两个充当她们恋人的负情郎,可以说就是我这种悔恨反省的结果。”1773年10月歌德托友人把一本《葛兹》捎给弗莉德丽克,并.附言说:“可怜的弗莉德丽克看到薄幸郎被毒死时,会得到些许安慰.”歌德写的被许多音乐家谱成百种以上歌曲而成为世界名歌的《野蔷薇》--诗,也正是这种忏悔之作:
少年看到一朵蔷薇,
看得非常欣喜.,
蔷薇,薔薇,红蔷薇,荒野的小蔷薇。
少年说:“我要采你,荒野的小蔷薇!”
蔷薇说:“我要刺你,让你永不会忘记,我不愿被你采折.“薔薇,蔷薇,红蔷薇,荒野的小蔷薇.
野蛮少年去采她,荒野的小蔷薇;蔷薇自卫去刺他,她陡然含悲忍泪,还是遭到采折。
蔷薇,薔薇,红蔷薇,荒野的小蔷薇。
.
如果说这些作品,再加上《浮士德》中浮士德导致甘泪卿悲剧的描写,主要表现了歌德对弗
莉德丽克的负疚和忏悔,那么,在《维待》中,作家把弗莉德丽克化为了可爱的艺术形象永志纪念。这也是与《维特》有关的所有女性真人中除夏绿蒂外唯一以真名进入作品的形象,而且《维特》中的弗莉德丽克也是乡村牧师的女儿。不仅如此,在绿蒂的形象中,在关于维特对绿蒂的爱情的描绘中,都随处可以感觉到歌德同弗莉德丽克相爱的影子。歌德是在同魯仙德和埃米莉两姐妹的恋爱瓜葛后,离开城市去到农村认识了弗莉德丽克的;小说中,维特是在同两姊妹发生瓜葛后,离开城市去到农村才结识绿蒂的.歌德同弗莉德丽克相见的农村即她家的所在地叫萨森海姆,维特所去的农村则是绿蒂的家的所在地,叫“瓦尔海姆”,歌德在写到这个地名时专门加了一-个注:“读者不必费力去寻找这里提到的地方,我认为有必要把原来的真名改换了。”很显然,“瓦尔海姆”就是“萨森海姆”的更名。维特同绿蒂的爱情就是在这个乡村的环境中发生的,歌德在《维特》中描写的维特同绿蒂相爱时陶醉于其中的良辰美景,春花秋月,清泉浓荫,山林原野等大自然的美妙,多是歌德同弗莉德丽克共享的萨森海姆农村景物。更妙的是,小说中维特第一次看见绿蒂时,她穿的是“白净朴素的衣服“,同歌德第一次,见到弗莉德丽克的白色农家衣着相:似。同时,歌德与弗莉德丽克谈到的《威克菲牧师传》,也被移作绿蒂同维特的话题。此外,无论是夏绿蒂●布甫的丈夫当时的描述,还是留下的照片本身,都说明夏绿蒂●布甫的外貌是并不十分美丽的,《维特》中对绿蒂的风姿绰约的迷人美貌的描写,在很大成分上与弗莉德丽克才更相称。因此我们可以说,《维特》中的绿蒂形象在相当程度上也来自弗莉德丽克,歌德同这位农家少女的爱情,同《维特》的创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歌德把维特同绿蒂交往的环境放在乡村决不是偶然的。
”
云起一挑眉,巧眼撇了她们一眼,又想起什么。
自顾自,在书封中,又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