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6】学生来信5(2 / 2)

“他写的,挺难的是吧?”林尚贤问。

孟晨逸眉头紧皱着,说真,要不是曹希敏这封信,他真没想到国内国外差距之大。有些情况听人家说,说是说,可是,说的没有曹希敏这样亲自经历并且记录下来的文字痛楚之深。

“我原以为他去国外是去学计算机技术和你一样,或是学数学,因为他是在奥数上得奖。”林尚贤道。

这个原以为,同样是孟晨逸同以为的。不过不要忘记了,曹希敏的老师是他大嫂。宁云夕超于长人的长远目光是连窦骁这样的归国学者都敬佩不已的。

曹希敏到国外学的是生物技术。

“计算机不是这个年代的新技术了。”孟晨逸承认道,“准确来说,是属于六十年代起的技术。”

林尚贤自从读了医学对于这些理工科学已经不触及,所以只能听老同学讲述。老同学说的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毕竟在一般老百姓的认知里,计算机已经是很高大上的东西了。结果居然是属于六十年代的。可见国内认知与技术前沿差距之大。

“大嫂。”孟晨逸请宁云夕来解答。

宁云夕对他们点点头,道:“四十年代塑料技术,五十年代晶体管技术,六十年代计算机技术,七十年代微电子技术,八十年代新技术是属于生物技术。什么是生物技术,它是直接或模拟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应用生物科学及某些工程技术原理开发生物体或其组分的技术。换句话来说,生物技术打破了生物的种间属间界间的遗传界限。使得定向改造和培养新生物品种成为可能和现实。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将引起材料学的再次伟大变革,让所有应用科学技术变为更加贴近大自然即接近西方所说的神的领域。晨逸你学的计算机技术,同样要逐渐靠近利用生物学技术的范畴上。”

------题外话------

亲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