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荀攸却也不知眼前的这个并无交情的年轻将军,为何会如此的肯定。
不过,并不妨碍,他接下来开口指点一二眼前的年少将军。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说起来,荀攸他如今的内心,其实也同样的,非常珍惜着,自己的初次指挥军队的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
毕竟,真正的上手指挥,与纸上谈兵,终究还是不一样的。
如果光是纸上谈兵的环节,经过荀家万卷经典浇灌的荀攸,累积方面,就已经不是问题。
那剩下来的就只有把所学的知识,统统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但什么才算得上是自己的东西,那就是要融会贯通,当然这融会贯通,并不是只是说把所学的知识生搬硬套上去就是叫做融会贯通了。
真正的融会贯通是要把所学的知识,放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依靠着所学的进行化解。
纵然遇到的事情在所学的知识中并没有,那也要抽丝剥茧,找出共通点,那叫临场应变。
倘若要是太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终究只不过是害人害己,一如后世赫赫有名,坑惨蜀国的马谡。
只有经历过不少事情,才能让一个人快速的成熟,身上的气质经过岁月的打磨,渐渐的沉淀下来,这个过程,至关重要。
荀攸他如今开口,帮助高郅,同样也能够起到历练自己的作用。
一举两得之事,稍微想一下,该如何去分析这其中的利弊得失,想想就晓得。
功在千秋,名留青史,本来就是他这等人一生所追求之事。
士子重名轻利,名声为重,至于利益不过是附带的产品,在这个时代名声就代表了一切。
名声,重于一切!
争名夺利!
这四个字说的是人事常态,但更适合比喻士林中的关键,但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争名为先夺利在后!
一个年轻人要如何出名,要么如同荀彧陈群那样由当世名士点评,有汝南的月旦评或者是南阳的那些名士进行一番点评都未尝不可。
要么,就更直接的以实际战绩来表露!
那样更为迅速!
更何况,聪明的荀攸,胆子奇大。
看上去彬彬有礼的君子,一旦决定干大事,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那种置生死于度外的从容镇定,是儒家所谓大丈夫。
其人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心中有了决定,荀攸便不会在犹豫,更何况,他的心中早已经有了底,并不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