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一个女声掺杂在了电话里:“是谁给你打的?怎么听着好像是个女的?”
随后刘先生紧张的声音传来:“没意见,没看法,赶紧挂了吧。”
梅雨暗笑,看来这位刘先生要应付女朋友的查勤了。她迅速的挂断电话,开始拨打下一个客人的电话号码。
事实上,梅雨是通过对方的声音来查找目标的,只需要对方说一句话,她就可以判断出是否是自己要找的那个男孩。
之所以打出个客服的幌子,不过为了让对方安心罢了,否则对方莫名其妙的接到电话,她也解释不清楚自己的身份。
听声辨人这项本事是她做演员时磨练出来的,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不但要清楚自己的每一个细微的脸部动作会带来什么样的表情变化,还要知道自己的音调变化会表达出什么样的情绪。
以前的设备老旧,拍摄影视剧时都是前期制作,随后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再专门配音,有的片子还好,更多的片子总会被人发现嘴唇动的频率和声音对不上号,观看的时候未免觉得怪异。
现在拍摄片子大都为同期配音,后期再加工一下,去除背景里的杂音,因此,对演员本身的要求就高了许多。
梅雨为此,曾经专门向一个京剧演员学习了如何吊嗓子,每天早上只喊一个啊字,反反复复的研究声调变化和声音大小的不同。
啊?这个是升调,带了些疑惑不解。
啊!短小利落的一声,表示惊奇。
啊~~~持续时间长久,又尖锐刺耳,一定是发生了什么让人惊恐的事情,多用在凶案现场。
在全面掌握了自己的音调变化和表达情绪间的关系后,梅雨又开始了观察身边的人的声音不同表现出的情绪区别。
比如说同一个人,他在喝醉酒时和平时说话的声音就绝对不一样,在面对喜欢的人和上司的时候,语气音调也有变化。
声音,是一门十分有意思又千变万化的学科,梅雨一度沉迷其中。以致她最后可以听音不忘,只要听过这个人的声音,就会知道这个人是谁。
现在,梅雨就要利用这项本事来寻找那天和她谈话的少年。打过二十多个电话后,梅雨有些疲惫了,她适时的降低了自己说话的音量,减缓了说话的语速,同时柔和了语调,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嗓子,节省力气。
梅雨瞥了一眼壁灯,晚上十点了,拨打出去的电话开始有关机的了,还有的人故意拖延时间,探问她的年龄和姓名,遇到这样的,她都会干脆的挂断电话。
还有些人,提出了很中肯的建议,有个男孩就说,“这个饮料的瓶子设计的很不方便,瓶身直径过大,一只手勉强握住,如果是女孩子,肯定就握不住了。”
遇到这种情况,梅雨都会认真的用笔记下来,就用记有这个人的电话和姓名的商标,记完以后单独拿出来,放在一边。
不知不觉,表上的指针已经到了十一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