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听到斗狠,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争勇斗狠,可实际上有些斗狠就是纯粹的斗狠,和勇是没什么关系的。
而且,很多时候这个狠不是针对别人而是针对自己,就是让大家看到,我对自己都下的去手,是个狠人,你们最好别惹我。
在古代就有专门斗狠为生的,说白了,人家就不干别的,就靠一个狠吃天下。
不过呢,这种人一般下场不好,因为你狠还有比你狠的,比来比去就把自己比死了。
人一死,狠就没意义了,所以斗狠的关键在于狠而不死,这可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
就说以前开饭店的吧,如果遇到灾荒年景,往往就需要一个狠角坐镇。
看到了吧?靠狠也能成角,和唱戏的是一个套路。
同样的,那时候唱戏的下九流,狠角也是属于下九流。
只是吧,不管是几流,一旦成了角,那便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了。
为啥得是灾荒年呢?
这就又要涉及到一个行业---丐帮!
现代人一想到这个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金庸的作品,是天龙八部,是丐帮长老,是乔峰,是洪七公,是往黄蓉身上吐口水,是好吃的叫花鸡……
可实际上呢,丐帮丐帮,顾名思义,就是一群要饭的。
为了不被人欺负,往往一群人结伙,互帮互助,同时分享信息,哪家的饭好要,哪家的饭好吃,哪个地方有灾荒不要去,哪个地方年景好赶快去,目的就是要活下去。
不得不说,这里面人才还是很多的,比如大明太祖朱元璋就是要饭的出身。
古代都是靠天吃饭,若是好年景还好,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大家不缺一口吃的,遇到要饭的多半会施舍一些。
遇到了水涝干旱,蝗虫飞舞的灾年,丐帮的人往往是最先饿死的。
一般人家吃糠咽菜,根本无力接济要饭的。
这可是怪不了谁,大家都想活,这口吃的给了要饭的,自家孩子就得饿死。
张子扬就体会过这种难题,小时候去奶奶家,亲眼看到奶奶一听要饭的来了,便赶紧把门关上。
为啥一听就知道?
因为要饭的也是要体面的,要不说中华五千年礼仪之邦呢,要饭的都讲究面子。
将要靠近人家家门口,要面子的乞丐会敲打饭碗,那意思提前打个招呼,我来了。
若是打算施舍的,那大门洞开,若是不愿意的,就关上门,咱不碰面,免得面子上不好看。
乞丐要饭靠的什么?一身的窘迫,破烂的衣服,憔悴的面容。
施舍的人又得到了什么呢?同情他人的快乐。
没错,同情是一种享受!
语言是欺骗的艺术,很多人把同情心渲染的十分伟大,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同情和快乐是同源的。
乞丐要饭,就和相声演员表演相声是一个道理,相声演员让人高兴,乞丐让人同情,同样都是给人舒服的,愉悦的情绪。
甚至,在困乏时期,乞丐给人的心理安慰更大,本来一个整天吃窝窝头的人郁闷的都想自杀了,可看到一个乞丐连饭都吃不上,立马就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愉悦感。
体面的人家都懂这个道理,如果不打算施舍的话,就会把大门关上, 不去享受这份“同情”的愉悦感。
说白了,乞丐贩卖的就是“同情”这一情绪,当施舍人把钱或者饭菜给乞丐的时候,一方得到钱,食物,一方享受到了“同情”这一愉悦情绪。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一个人看到乞丐,产生同情,可却不施与的时候,这是一种流氓的行为,基本和看电影不买票是一个道理。
这是普通人的应对办法,愿意施舍的开着门,不愿意的关上门,大家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