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9)(2 / 2)

就连去现场监工的工部官员都说从没见过氛围这么好的大工程,这句话顿时就让多少有些惴惴的洪武帝乐开了花。

只是,粮食太多也不全是好事。

大明如今的主要粮食是稻谷和小麦,虽然这两种农作物都有麸皮保护里头的种仁,较为耐放,但是自然存放的粮食会随着时间流失风味也是不争的事实。

新米和陈米的口感差异巨大,市场差价也要差别近半,如果存储不当,放坏了或是生虫了就更糟糕。

于是,在挥舞着钞票的户部促使下,工部不得不派人研究起了粮仓的改造。

如何存储、如何转运,如何保证先进先出,如何设计最佳的动线都是一门学问。不过好在现在的工部已经不再是以前爹不疼娘不爱的混饭吃部门了。

在昔日的东宫匠坊并入,且重设评选机制,重新调整工部权重,首次将管理岗位交给技术人员后,大明的工部已经成为了技术宅们的天堂。

如今的工部除了在皇宫内和其他五部一样占据一处宅院外,在玄武湖中央的小岛、应天府偏远的郊区都各有一块地。

玄武湖中心的小岛四面都是湖水,水下也布有暗网,任何人想要靠近都只有划船一条路子,保密性极佳,而且因为宽敞、加之周围都是水,防火效果也颇为优秀。

这样的湖中岛保密性好,环境宜人,但是建造极难,平日里的生活补给也全靠岛外输送,所以即便是在应天府也只有两处。

一处用来存放全国百姓户籍的黄册,另一处就是用来存放工部的各种机密配方了。

至于郊区,那是工部的实验场地,因为都是半成品,所以防护上也没那么严格,但擅自靠近的也九成九是探子,正常人谁会去接近这种三日一炸雷五日一着火的地方。

是的,为了节省修补房屋的开支,这儿同样兼了大明火药的开发和配置。

除了一部分必要的行政官员外,工部大部分人才的补充都是自民间挖掘。

随着匠籍地位渐高,愿意吃公家饭的人越来越少,毕竟公家饭虽然稳定,但是自由度实在是难以言喻。

为了说服他们,也为了哄骗各位大佬加入工坊,新任工部尚书特地整出了几间空房专门用来摆放实验器具,然后他亲自登门,请人前来参观。

几乎没有一个匠人能够逃过这间实验室的诱惑。

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玻璃窗在这儿仿佛变了一个模样,成为了大大小小的管子和器皿。

耐热耐冷又耐腐蚀的玻璃器具是最完美的实验用品,而且它们的透明度很高,在如今工坊研制出透明玻璃的现在,更是能为每一个观察者展现事物变化的细节。

可别小看这区区的一个小动作,便造成了意识形态和发展历程的巨大差异。

在后世网络上就有一个说法,东方的科学发展之所以与西方迥异,并且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真是因为缺少了这小小的玻璃。

虽然这么说略有些偏颇,但的确,如果没有玻璃,即便再优秀的学者也难以获取精确的变化数据,并基于此抓住化学物质产生反应的时机,对各种成分加深了解,并且加以利用。这样的变化或许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天才的计算能力可以得到弥补,但这之中的损耗无可估量。

事实上,正是托这些玻璃材料的福,在研究如何更快速、更高效获取煤油的过程中,匠坊这些人又发现了一种比煤油燃烧能力更强的透明液体,不过这东西虽然燃烧能力强,但是不太耐烧。

用它来作为燃料的话着实不太安全,于是工匠们就将这东西放在了一边,反倒是被四处溜达寻找灵感的兵仗局摸了去,在烧了几次房子后,隔壁的兵仗局发明了一种使用特殊子弹的火器。

这是真火器,一旦成功发射,就能在对面引起大火的那种。只不过以如今的科技想要寻找能够包裹住这种液体并且让它在落地后再爆发开的材料并不容易,所以目前还处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状态。

但不管怎么说,有新的发明都是好事。

比起隔壁的新发明,工部的新发明就要和谐得多。首先,他们发现了一种油脂和凝脂状的物品,在尝试之后发现,这玩意用在金属机械的摩擦处有奇效,可以有效降低磨损。

不过,它并未引起太大的重视。

如果它是能够帮助木料保养防水什么的还好一些,偏偏是金属,以如今的生产力来说,如今的大明能够真正需要用到它的地方并不多,于是它被送到了各个使用凿地机开采的现场,当做是个聊胜于无的赠品。

但是,众人很快发现,随着摩擦和析出,一种蜡制品出现了。

这种蜡质地有些像蜂蜡,但是它的颜色可比蜂蜡白多了,在屡次实验之后,众人发现它的特性上同蜂蜡大致相同,同样无毒,也没什么味道,可以当做蜡烛点燃,最重要的是它的硬度远要高于蜂蜡,更方便运输。

寻常的蜂蜡蜡烛如果要长途运输的话,必须要将其用油纸隔离开,否则走到半路就会发现自己收获了一块蜡烛坨坨,但这种蜡烛就完全不必,虽然脆度更高,但其可观的硬度让匠人不再需要额外包装。

而且这个颜色这么干净的白,真的很适合用作奠仪呢。

是的,石蜡蜡烛在这个世界的初亮相就是在太庙之中用作贡烛。此时的白蜡烛产量还很低,又珍贵又漂亮,可不就是适合做奠仪吗?

就只有这些吗?拿着写得花团锦簇的呈报,木白不满地甩了甩。

他并不是一个严苛的老板,但无论是玻璃器具还是这段时间烧掉的石油都不是个小数目,从结果来看,这次生成的产物都算不上实用啊。

汽油是个好东西,但是现在还远远用不上,石蜡也是个不错的产品,但以现在这种制造方法能满足太庙就不容易了,更别提供应市场。

虽然知道科研必然会遇到损失,但这样的损失也有些太大了,如果不给这些人一点压力,木白怕他们疯起来能把老朱家的底子给烧完。

但木白没想到的是,工部尚书稍稍迟疑之后,送上来了一块藏青色的石板。

这是什么?木白接过板子,有些纳闷地看着这个有点像瓦片的造型。

禀殿下,这是石油燃烧之后的产物呃,这些东西每次烧都会被剩下,臣觉得有些浪费,就琢磨着要怎么用,正好手下有一祖籍蜀地的小吏说这有些像沥青,于是我们便试了下,发现确实差不多。

工部尚书说的沥青其实指的是天然沥青,这种物质其实是石油渗透到表面后被自然蒸发后的产物,早在先秦时候就有利用的记录。

至于怎么利用嘛咳咳,一般都是被绑在箭上点燃后飞出,或者是烧上一锅在守城时候浇下去,沥青加热后有粘性,一旦粘在身上轻易洗不掉,一般守军会顺便送上点火服务,伤害性极强。

不过,大明如今并不需要这种守城服务,毕竟这玩意杀伤性虽大,但是战后收拾难度也巨大,如果不是必要,一般不会动用这等武器。

那这玩意有什么用?木白纳闷地敲了下这块沥青板,就听工部尚书说道:此物历经寒火,得百般催化,比之沥青更加坚硬,臣等试过,将其碾平后斧敲而不变形

正在他说话间,被皇太子捏在手中的沥青板子竟然咔嚓一下碎开了,随后仿佛慢动作播放一般,以一种婉约俏丽的姿态落在地上。

木白:啊。